中新網6月14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前,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等團隊匯總的研究結果顯示,因福島核事故流入太平洋的放射性物質向東進發,抵達北美大陸后開始向西流動。據悉,預計今后將受千島寒流的影響回到日本附近。這些放射性物質活度極低,是對生物不會產生影響的水平。 據報道,上述結果是團隊分析海水后作出的判斷。此次研究結果或將幫助查明放射性物質長時間在北太平洋循環的情況。 報道稱,該團隊2017年6至8月采集了北太平洋共23處的海水,檢測出銫134。該物質是核試驗不會產生的放射性物質,因此被認為是由福島核事故釋放。除直接進入海中外,還可能是從上空落入日本近海的太平洋,跟著海流流動。 2014年實施的調查顯示,放射性物質流至西經150度附近。此次團隊對美國和加拿大西海岸近海、以及白令海進行了調查。北半球亞寒帶地區存在逆時針流動的“亞寒帶循環”海流。曾經高活度的是該海流流動強烈的沿岸地區。該團隊認為,放射性物質沿著亞寒帶循環海流抵達了北美的西海岸后向西進發。 據悉,銫134溶于水,以類似塊狀分布在最深至約200米的海水表層,在比300米深的海水中并未檢測到。活度為每立方米海水最大0.8貝克勒爾,是日本政府規定的飲用水標準值(每公升10貝克勒爾)的萬分之一以下。考慮到放射性物質半衰期等因素,事故當時大概為6貝克勒爾。 據團隊成員之一的該機構主任技術研究員熊本雄一郎表示:“實現了以放射性物質為標記,明確看到了北太平洋的循環。了解海水循環,對氣候變化的未來預測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 |
相關閱讀:
- [ 06-06]日本福島縣最后一個停業漁港近期將恢復運營
- [ 06-04]日媒:評估認為福島核輻射與居民患甲狀腺癌無明顯關系
- [ 05-27]日本福島縣產大米擬擴抽檢范圍 當地期待與憂慮并存
- [ 05-20]挽救災區食品形象 福島縣清酒連續7年被評日本第一
- [ 05-20]日政府調查福島反應堆報廢作業企業 逾五成存在違規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