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改編混亂不成體系 如果僅從故事基礎來看,《盜墓筆記》系列和《鬼吹燈》系列顯然具有成為國產網劇系列化改編的基礎。最初就被視作《鬼吹燈》同人小說的《盜墓筆記》系列,在人物關系上與《鬼吹燈》多有關聯,盡管來自不同作者,但兩大系列在題材和故事線上均可勾連。對于熱衷“盜墓”題材的觀眾來說,如果能把兩大系列合在一起,做完整的系列劇開發,創造一個“盜墓”宇宙也并非絕不可能。 但這種美好意愿顯然并不能主導“盜墓”系列的開發。就在2018年,南派三叔宣布和優酷合作開發《盜墓筆記重啟之極海聽雷》,官宣將由朱一龍主演吳邪,而這個略顯拗口的劇名也意在和歡瑞版的《盜墓筆記》劃清界限。但無論是最初歡瑞版《盜墓筆記》的主演楊洋、李易峰,還是如今《盜墓筆記重啟》的主演朱一龍,一個版本一個制作班底,時間背景則是一會兒現代一會兒民國。“整個IP變得十分混亂,除了原著粉絲,普通觀眾哪里有耐心去做區分?”楊文山直言,單是從《盜墓筆記》改編劇覆蓋了愛奇藝、騰訊、優酷三個播出平臺,就側面反映了這個IP的“品牌管理混亂”。 楊文山介紹,和《盜墓筆記》相近的IP《鬼吹燈》,雖然也有不少“同人衍生劇”,但是它的主宇宙全部由騰訊旗下的企鵝影視來主控,在品牌管理上更加規范。“除了《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由正午陽光拍攝之外,《黃皮子墳》和《怒晴湘西》都由管虎團隊來操盤。”楊文山說,最近《鬼吹燈之龍嶺迷窟》在陜北開機,潘粵明從《怒晴湘西》中的角色陳玉樓跳脫出來,變身新版胡八一,拍攝班底也依然是管虎監制、費振翔導演。 國產影視系列改編缺耐心 從六年前寄予厚望,到六年后“重啟”清零,“盜墓”系列劇的改編歷程實則反映出這些年國產影視改編劇的成長史。當年歡瑞版《盜墓筆記》的豐厚回收,曾直接促進了國內IP授權費用的飛漲,但作為“吃螃蟹者”的南派三叔和《鬼吹燈》作者天下霸唱,并未從中收獲匹配的利益。 根據歡瑞世紀的公告顯示,南派三叔將九部作品“六年電視劇(達到約定后可順延4年)、七年游戲”的改編權,以500萬元的打包價格授權,折合一部作品僅收取了不到60萬元的授權費。《鬼吹燈》的版權授權同樣早早先于改編潮到來之前,對比500萬元一集的制作成本,授權費堪稱“賤賣”。 而這種“賤賣”也直接導致原作者對作品的主控權不高,對于改編后作品缺乏實際掌控能力,多數情況下只能聽天由命。影評人大衛榮指出,目前的這種改編只是延續著原作者授權、影視公司改編的老路,并不像真正能把IP做成系統的漫威,后者從一開始就是公司化的運營,有著將IP培育十年的商業耐心。“不管是漫威劇還是漫威電影,包括與迪斯尼的合作,漫威始終把主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大衛榮指出,即便是同樣遭遇了藝人片酬的水漲船高,漫威卻可以選擇終結劇中角色,重啟新系列。“再加上漫威本身的漫畫基礎,相當部分的收入來自衍生品開發,從盈利結構來看也更穩定,也更有利于對影視項目的主控。” |
相關閱讀:
- [ 06-19]專家:我國電影工業化面臨發展新方向
- [ 06-18]《黑衣人:全球追緝》折桂北美周末電影票房榜
- [ 06-18]“看見集美”青春電影圖片展落幕 影像定格“極美”青春
- [ 06-18]集美區舉辦首屆人才發展環境微電影大賽展映活動
- [ 06-18]第2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11月在廈門舉辦 形象大使確定
- [ 06-16]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 5G+4K技術首次助力金爵盛典
- [ 06-15]電影《秦明·生死語者》全國上映 呼喚對法醫更多理解
- [ 06-13]李少紅:拍電影有題材偏好,不碰喜劇和科幻
- [ 06-11]電影《八子》重慶路演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