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 題:打造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當前中非經貿合作綜述 新華社記者 韓潔、陽建、于佳欣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第一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將于2019年6月27日至29日在湖南長沙舉行。這是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八大行動”的具體舉措之一。 “中國愿以打造新時代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為指引,在推進中非‘十大合作計劃’基礎上,同非洲國家密切配合,未來3年和今后一段時間重點實施‘八大行動’”。 2018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講話,全方位規劃了中非合作的優先領域和重點方向,擘畫了在更高水平上實現中非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新藍圖。 產業促進、設施聯通、貿易便利、綠色發展、能力建設、健康衛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這“八大行動”,正是當下中非經貿合作的重中之重。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當“中國龍”與“非洲獅”攜手共舞,中非合作共贏,無疑將匯聚起26億人的智慧與力量,共同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多地開花的重點項目,印證著“八大行動”落實工作的早期收獲: ——非洲最大懸索橋莫桑比克馬普托大橋、幾內亞蘇阿皮蒂水電站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建成或抓緊推進; ——中國企業在非洲投資建設經貿合作區新增投資近5億美元,新入園企業超過100家; ——中方邀請埃及、南非等8個非洲國家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國家展,來自42個非洲國家的超過160家企業參加企業展; ——中方就埃塞俄比亞大豆、肯尼亞甜葉菊、蘇丹脫殼花生、南非苜蓿草等農產品輸華與非方簽署檢疫議定書,非洲國家已有超過350種農產品食品可對華開展貿易; ——非洲首家“魯班工坊”已在吉布提投入運營;中國非洲研究院正式成立…… 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許鏡湖表示,“八大行動”最大特點是一個“實”字,通過一個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項目,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同非方發展戰略深入對接,實現中非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一個個不斷攀升的經貿數據,折射中非合作的廣闊空間: 貿易合作穩中向好——2000年,中非貿易額首破100億美元,2018年中非貿易額2042億美元,同比增長20%。中國連續十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其中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對非出口金額占我國對非出口總額的56%。今年前4個月,中非貿易額達到660.4億美元,同比增長3.8%。 產業投資深度融合——截至2018年底,中國在非洲設立各類企業逾3700家,對非全行業直接投資存量超過460億美元。境外經貿合作區成為中國對非投資重要依托,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形成了制造裝備、輕工紡織、家用電器等多個產業群,大大提升了當地工業化水平、產業配套和出口創匯能力。今年前4個月,中國對非全行業直接投資流量12.2億美元,同比增長40.7%。 基礎設施合作亮點紛呈——中國企業積極參與非洲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在軌道交通、港口、航空、電力等領域實施了一大批重大項目,還積極引導中國企業向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模式轉型,增強項目的“造血”功能。今年前4個月,中國在非新簽承包工程合同額144.3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23.7億美元。 新興合作領域方興未艾——中國金融機構已在非洲設立十多家分行。南非等8國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中國還與贊比亞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與摩洛哥等4國簽署了本幣互換協議。跨境電商合作等新業態合作快速增長,中國正與盧旺達等國商談建立電子商務合作機制,阿里巴巴與盧旺達政府宣布共同建立非洲首個世界電子貿易平臺…… 從“十大合作計劃”到“八大行動”,不斷縱深的中非經貿合作傳遞一個重要信號:無論國際風雨如何變化,都不會動搖中非歷久彌堅的深厚情誼,也無法阻礙中非之間生機勃勃的務實合作。 即將舉行的第一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以“合作共贏,務實推進中非經貿關系”為主題,吸引了53個非洲國家,聯合國工發組織、糧食計劃署、世貿組織、非洲聯盟等國際組織參會,成為見證中非經貿未來合作的重要窗口。 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表示,下一步,將以中非共建“一帶一路”為統領,以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八大行動”為主線,以支持非洲培育內生增長能力為重點,推動新時代中非經貿合作向高質量發展。 |
相關閱讀:
- [ 06-13]通訊:“空中走廊”搭起中非交往“連心橋”
- [ 06-0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中非世界遺產合作論壇
- [ 04-26]中非總統圖瓦德拉會見鄭建邦
- [ 03-18]通訊:跨越世紀路 綿延中非情
- [ 03-08]中非共和國總統盛贊中國菌草技術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