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25日電(記者 張素) 記者25日從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獲悉,整體來看,毒品犯罪仍然是增長最快的案件類型之一,毒品犯罪案件審判仍然是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工作的重要任務。 最高法當日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法院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至死刑的毒品犯罪分子26443人,重刑率為24.11%。2019年1月至5月,判處重刑人數10029人,重刑率為26.38%,均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十幾個百分點,體現出人民法院依法從嚴懲處毒品犯罪的政策立場。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中國禁毒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禁毒形勢呈現整體向好、持續改觀的積極變化。從各級法院審理的毒品犯罪案件數量來看,2018年一審結案數為10萬余件,同比繼續下降。 該負責人坦言,中國當前禁毒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境外毒品對中國的走私滲透不斷加劇,國內制毒、販毒、吸毒問題仍然嚴重,特別是合成毒品問題發展迅速,合成大麻等新精神活性物質陸續出現,形成三代毒品疊加局面,打擊、監管、戒治難度大,對禁毒工作提出了許多新挑戰。 面對嚴峻復雜的毒品犯罪形勢,中國法院堅持依法從嚴懲處毒品犯罪。重點嚴懲走私毒品、制造毒品、大宗販賣毒品等源頭性毒品犯罪,并加大對制毒物品犯罪、多次“零包”販賣毒品、引誘、教唆、欺騙、強迫他人吸毒及非法持有毒品等犯罪的懲處力度。對毒梟、職業毒犯、主犯、累犯、毒品再犯等罪行嚴重和主觀惡性深、人身危險性大的犯罪分子,該判處重刑至死刑的,堅決依法判處。 該負責人還介紹,2018年以來,最高法繼續深入推進毒品犯罪司法規范化建設,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在規范和提高毒品犯罪案件的證據質量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例如,依法全面、規范地收集提取毒品、制販毒工具、毒資毒贓、銀行卡、銀行賬戶交易記錄、通話記錄等影響定罪量刑的各類證據。 又如,從偵查階段就注重收集違法所得證據,對可能并處沒收財產刑的毒品犯罪案件做好財產調查工作,有效提高對毒品犯罪的經濟制裁力度。(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