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6月27日電 為期4天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博會”)27日在廣州落幕。記者連日在會上采訪了解到,當前中國經濟發展依然韌性十足,且持續惠及全球經濟。 本屆中博會首次設立“專精特新”展區,中國近1500家中小企業帶來了各行各業的創新產品:釣魚機器人、只有A4紙薄且可360度彎曲的超薄玻璃、可抗7級大風的夜間應急照明“神器”……“黑科技”元素隨處可見,折射出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成效。 來自北京的臻迪集團展示了“PowerDolphin小海豚”。這款釣魚機器人可以實現水上水下4K錄制、智能化釣魚輔助、水下地形繪制和快速救援等功能。據介紹,其采用了無線控制技術,控制距離達800米,通過人工智能算法,能夠準確推薦釣點位置。 近年來,除了企業創新發展,中國新的市場主體大規模涌現。“中國經濟韌性最大的來源之一,就是每年有這么多的新設市場主體。”在本屆中博會中小企業高峰論壇上,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小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表示,新設企業帶來了經濟增長新動能,也解決了就業問題。 張文魁指出,中國商事制度改革使得企業設立變得越來越容易,激活了市場活力。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企業總量可能都沒有中國一年新增的多。而且,中國新設市場主體最終大部分能實現開業。 本屆中博會吸引了境內外近3000家企業參展參會,墨西哥、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展團亮相,積極開拓中國市場。“近幾年我們明顯感受到中國外貿政策更加開放透明,相信這是中國對經濟發展自信的表現。”墨西哥合眾國墨西哥州經濟發展部工業發展處處長塞爾吉奧·赫爾南德茲·納瓦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墨西哥州希望與中國在食品、紡織、珠寶等領域有更多的貿易往來。”塞爾吉奧·赫爾南德茲·納瓦稱,自由貿易對雙方經濟發展都有益處。在他看來,中國經濟規模龐大,民眾購買力持續增長,消費市場潛力強勁;中國經濟的發展為各國企業創造了發展機遇,惠及全球經濟。 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及工業部副部長王建民表示,過去十年,中國一直是馬來西亞主要貿易合作伙伴之一。馬來西亞非常歡迎來自中國企業的投資尤其是機器人、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領域的投資,也期待在交通等領域開展“一帶一路”合作項目。(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