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蘇丹政府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發布的最新糧食安全報告稱,南蘇丹國內嚴重缺乏食物的人數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估計到7月底,南蘇丹將有696萬人陷入重度或更嚴重的糧食不安全狀況,占到該國人口的61%,其中預計有2.1萬人達到了聯合國糧食安全綜合階段分類5個階段中的最嚴重級別,屬于可能面臨“災難性食物匱乏”的狀況,另有約182萬人將陷入糧食不安全的緊急階段。在南蘇丹各地區中,瓊萊州、湖泊州、聯合州和北加扎勒河州的情況尤為嚴重。 報告分析稱,去年南蘇丹糧食作物收成不佳是造成饑荒的主要原因。這不僅導致糧食庫存達到歷史新低,同時也催生了高糧價,加上安全局勢堪憂帶來的市場混亂、高昂的運輸成本及貨幣貶值嚴重。南蘇丹饑餓人口數量一直居高不下。今年的季節性降雨延遲令南蘇丹糧食安全狀況進一步惡化。另外,由于國內經濟持續不穩定及前幾年的暴力沖突,數百萬人口流離失所,當地人的生活環境被嚴重破壞。 目前國際社會正在積極幫助南蘇丹應對危機。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表示,隨著南蘇丹局勢日趨穩定,接近目標援助人群的途徑得到了改善。該基金會在今年前5個月治療了10萬余名患有嚴重營養不良癥的兒童,其中90%以上的兒童正在康復。不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同時警告,南蘇丹仍有很多地區狀況緊急,未來幾個月有可能惡化。此外,中國政府也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框架下向世界糧食計劃署提供資金支持,用于向含南蘇丹在內的5個非洲糧食緊缺國家提供約1.5萬噸的糧食援助。 聯合國難民署表示,南蘇丹有400多萬人因沖突和暴力而逃離家園,其中約220萬人逃到其他國家淪為難民,還有180萬成為國內流離失所者。南蘇丹于2011年獨立,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獨立后內戰不斷,南蘇丹政府在2018年9月與沖突各方簽訂了和平協議,但組建過渡政府的期限一再被推遲,政府一直未能完全解除各方武裝以及安置、培訓、整編各派武裝等目標。發布糧食安全的三大聯合國機構特別強調,必須有效執行和平協定并確保政治穩定,才能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并增加援助力度,以保護民眾生計和提高全國農業生產力,從而拯救生命。 (本報約翰內斯堡7月1日電) 本報駐南非記者 呂 強 |
相關閱讀:
- [ 06-05]韓國將向朝提供800萬美元規模人道主義援助
- [ 06-26]美眾議院通過45億美元撥款法案應對邊境人道主義危機
- [ 05-24]聯合國官員呼吁國際社會關注加沙地帶人道主義狀況
- [ 04-18]馬達加斯加爆發大規模麻疹疫情 中方已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
- [ 04-17]委內瑞拉總統表示將接受所有“合法”人道主義援助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