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發展彼此依存 相處需要遠見智慧——外方人士談中美關系
2019-07-02 15:13:4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李雅蘭 |
分享到:
|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記者 孫奕、馬卓言) “對華關系于美國而言非常重要,美國的將來離不開中國的參與,中國也離不開一個健康的、有建設性的美中關系。”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中國公共政策中心創始執行主任、布什美中關系基金會總裁方大為說。 第二屆萬壽國際安全研討會1日至3日在北京舉行。研討會由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主辦,主題為“大變局下的全球安全”。來自20多個國家的外國政要、知名安全問題專家、和平組織代表出席會議。 前來參會的方大為告訴記者,雖然美國的確有一些“妖魔化”中國的聲音,或有人因不了解中國而對華懷有敵意,但美國大部分人,尤其是普通老百姓,還是能夠認識到美中關系對美國非常重要。 他表示,盡管當前中美經貿摩擦問題備受關注,但客觀分析就能發現,中美貿易規模仍然很大,在全球貿易中位居前列。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快速發展,為世界作出了巨大貢獻,一個繁榮的中國對美國大有益處。 國家主席習近平6月29日在日本大阪同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會晤并達成重要共識,雙方同意繼續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系,并宣布將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重啟經貿磋商。 對此,方大為認為,中美經貿摩擦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對雙方和世界都沒有好處。兩國領導人的共識有助于中美雙方探討解決之道,縮小相互間的分歧。雙方需要保持冷靜、穩重,拿出遠見和設想來妥善處理有關問題。 美國前總統里根特別助理、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道格拉斯·班多表示,兩國元首大阪會晤是一件好事,雙方在會晤中宣布重啟經貿磋商,這具有重要意義。 “我非常希望中美能夠維持友誼,世界將會因中美相互合作而變得更加美好。”班多說。 英國學者馬丁·雅克認為,中國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十分富有活力和創造性,美國必須要調整對華心態。“現在我仍對中國充滿好奇,我越來越想加深對中國的了解。”馬丁·雅克說。 |
相關閱讀:
- [ 07-02]新華社評論員:在平等和相互尊重軌道上推進中美經貿磋商
- [ 07-01]向世界發出積極信號 推動中美關系行穩致遠——海外輿論積極評價中美元首大阪會晤
- [ 06-27]美農業部長稱美農民是中美經貿摩擦受害者
- [ 06-27]南非經濟學家期待中美經貿摩擦盡早得到解決
- [ 06-25]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雙方牽頭人通話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