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日電 據“中央社”報道,當地時間1日,時隔30多年,日本恢復商業捕鯨,相關專家警告,日本漁民捕撈的3種鯨魚之一的塞鯨恐面臨滅絕風險。 據報道,日本2018年底宣布2019年6月30日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設定2019年底前在其領海捕鯨配額上限為227頭;此處領海為日本海岸向外延伸200海里海域。 據悉,國際捕鯨委員會1986年禁止所有捕鯨行動后,包括日本的3個國家以相關漏洞進行捕撈,同時仍為國際捕鯨委員會一員。 日本水產廳表示,2019年12月底前的捕鯨上限為227頭,包括150頭布氏鯨、52頭小須鯨和25頭塞鯨;這個上限數目2020年可能更新或改變。 據報道,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塞鯨列為“瀕危”。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約10萬種動物和植物的保育情況。 塞鯨身長20米,體型僅次于藍鯨和長須鯨,是日本21世紀初期至2017年以“科學”名義捕撈的主要目標。 此外,日本漁民鎖定捕撈的布氏鯨和小須鯨,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它們列為“無危”,代表這兩種鯨魚目前沒有滅絕風險。 |
相關閱讀:
- [ 07-02]澳大利亞發表聲明 望推動日本重返國際捕鯨委員會
- [ 07-02]日本重啟商業捕鯨宰殺首條鯨魚 分析:或得不償失
- [ 07-02]日本重啟商業捕鯨,不止為了經濟利益
- [ 07-02]日本重啟商業捕鯨 市場冷清 業者自言前景難料
- [ 07-01]日本時隔31年再次啟動商業捕鯨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