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中俄關系發展“實”在哪?
2019-07-11 08:32:4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李雅蘭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7月11日電(李雪梅 黃思路) “當前的中俄關系處在歷史最好時期。”在日前舉行的“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暨紀念中俄建交70周年”國際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認為,近年來,中俄關系高水平持續健康發展,內生性動力不斷顯現,利益交融日益深化,兩國對接合作對地區和世界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7月6日,“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暨紀念中俄建交70周年”國際研討會在京舉行。新華網 李雪梅攝 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不久前中俄兩國元首共同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發展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開啟了中俄關系發展的新征程。 中俄關系高水平持續健康發展 70年風雨兼程,中俄找到了符合兩國利益、有利于促進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的相處之道。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烏亞納耶夫表示:“當前的中俄關系處在歷史最好時期,彼此間的信任讓我們能夠開展密切合作。” 中俄雙方堅定視彼此為本國外交優先方向。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說:“領導人的個人友誼,包括兩國在政治領域的互動,不斷加強互信,是雙邊關系非常重要的基礎,使中俄關系在發展方向上得到非常好的把握。” 2013年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后出訪首站就是俄羅斯。自那時以來,中俄兩國元首在雙、多邊場合會晤約30次,雙方堅定支持對方維護本國核心利益,政治和戰略互信更加堅實牢固。 “正是因為擁有高度的戰略互信,中俄經貿在合作內容上比其他的經貿關系更多涉及國家安全領域和發展戰略領域。”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徐坡嶺說,“中俄兩國在能源領域的高水平合作,充分體現了中俄關系背靠背、肩并肩的特點。這與某些西方大國動輒以‘國家安全’為由,對其他國家實行禁運、技術封鎖,打壓高技術企業形成鮮明對比。” 中俄關系內生性動力不斷顯現 中俄關系發展的動力變化,體現兩國利益的交融深化。孫壯志表示,上世紀90年代,中俄關系發展主要仰賴兩國政治關系的提升和國際社會的壓力。近年來,中俄關系內生性動力不斷顯現,各領域合作得到全面提升,特別是從戰略層面,雙方的需求更多了。兩國的合作是長期穩定的、可預期的。 習主席在中俄建交70周年紀念大會講話中指出,新時代的中俄關系,要著力深化利益交融,拉緊共同利益紐帶。聯合聲明中也提出推動兩國務實合作全面提質升級,實現利益深度交融、互利共贏。 2018年,中俄經貿總額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增幅27.1%,增速在中國前10大貿易伙伴中位列第一。徐坡嶺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標志著兩國經貿合作達到前所未有的新水平。” 與此同時,中俄兩國在能源、航空航天、互聯互通等領域的戰略性大項目扎實推進,在農業、金融、科技、網絡電商等新興領域合作迅速發展。黑河公路橋、同江鐵路橋、中蒙俄經濟走廊……中俄兩國在地方合作層面也逐步實現深度對接。 中俄對接合作樹立互利共贏典范 中俄在聯合聲明中確認,雙方將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方面加強協調行動,并達成“一帶一路”倡議同大歐亞伙伴關系可以并行不悖、協調發展的共識。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所長邢廣程認為,“中俄兩國互相支持對方具有戰略意義的倡議,是兩國關系穩步發展的重要原因。” 當前國際格局面臨深刻調整,逆全球化思潮泛起,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逆流涌動。“‘一帶一路’倡議與大歐亞伙伴關系共建,不僅是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確保各自民生的戰略,其發展與合作也將對地緣政治和經濟作出特殊貢獻。”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李勇慧說。 中俄對接合作助力互聯互通,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為區域經濟合作樹立了互利共贏的典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李永全看來,中俄對接合作某種意義上是有效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中俄方案”。 |
相關閱讀:
- [ 07-09]新時代,中俄關系定位“新”在哪?
- [ 06-20]中俄蒙推出7條“萬里茶道”精品旅游線路
- [ 06-20]第六屆中俄博覽會簽約額超1700億元
- [ 06-17]中俄(哈爾濱)經貿指數首發 將成兩國貿易“晴雨表”
- [ 06-17]國際油畫展“添彩”中俄博覽會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