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連續兩年實現PM2.5達標,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及地區生產總值超萬億、常住人口超千萬的省會城市中率先實現PM2.5達標的城市。但對標紐約、舊金山和日本東京等三大灣區,仍然存在不少差距。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市生態環境局自覺對標對表,摸清問題是什么,癥結在哪里,把改字貫穿始終,堅持立行立改,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廢氣進行嚴格二級處理 雖然廣州PM2.5在2017年和2018年連續兩年達到35微克/立方米的國家二級標準,但與其他三個灣區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2018年,紐約、舊金山和東京灣區分別為9、9、12微克/立方米;此外,2018年廣州二氧化氮雖同比下降3.8%,但尚未達標,成為影響廣州環境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臭氧居高不下,呈波動狀態。臭氧和二氧化氮已經成為影響廣州空氣質量的兩大關鍵和治理重點。 臭氧治理方面,揮發性有機物是產生臭氧的主要來源之一。2018年統計數據顯示,廣州市具備噴涂作業資質機動車維修企業1178家,每年排放揮發性有機物接近1400噸,加上機動車維修企業大多位于中心城區和交通便利地段,對周邊商住和辦公區域污染影響明顯。 廣州市璟眾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4S店)是荔灣區一家大型汽車銷售、維修企業,設有1個調漆房和2個噴漆房,每月維修保養車輛達1600-1800輛次,其中噴涂補漆車輛占10%左右,每月油漆使用量約40升。但在2019年3月前,該公司僅采用單級活性炭吸附簡易處理有機廢氣,雖勉強能夠達標排放,但仍有大量揮發性有機物向大氣排放,對周邊環境仍有一定影響。 從2019年3月起,荔灣區生態環境和交通運輸部門將機動車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整治工作作為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找差距、抓落實”的重要體現形式,對維修企業加強指導和監督。該公司響應號召,投入近30萬元對噴涂作業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重新開展整治,于今年7月初完成了升級改造。 近日,記者在該企業看到,改造以后,1個調漆房和2個噴漆房均接入了廢氣收集管道,現場并無明顯刺鼻性氣味,在距離地面約20米的四樓樓頂,將三處管道廢氣收集在一起,再經“UV光解活性炭吸附”工藝治理后排放,并安裝揮發性有機物排放自動監控設備,監控屏幕上顯示著處理前后的揮發性有機物濃度,其去除率在80%~95%之間。據現場技術人員介紹,經治理設備處理后,排出的揮發性有機物濃度一般在20~30毫克/立方米,且治理設備在噴漆作業時啟動,噴漆作業結束后,延后半小時到一小時停止,自動監控設備24小時不間斷運行,并具備向生態環境部門傳輸監控數據的能力。 除了對廢氣進行更為嚴格有效的二級處理,該企業更在源頭上,采用水性油漆等低揮發性原料開展源頭減排。記者觀察到,調漆房干凈整潔,整齊地擺放著一罐罐水性油漆,且房內并無刺鼻的油漆味。據現場技術人員介紹,傳統的油性漆含有85%以上的有機溶劑,而水性漆僅含10%的有機溶劑,因此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較低。 據悉,在全市各級生態環境、交通部門的全力推動下,至今年6月底,累計88%的機動車維修企業初步實現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整治。其中,406家機動車維修企業改用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的涂料,并安裝了揮發性有機物深度治理的污染防治設施,164家維修企業關停,469家維修企業結合自身經營狀況,從今年7月起不再開展噴涂作業。 投入超萬輛純電動公交車 在二氧化氮治理方面,研究結果表明,機動車船等移動源污染排放是影響廣州市氮氧化物的主要因素,排放占比約79%。2018年,全力推進公交電動化,累計投入運營11225輛純電動公交車,實施非廣州市籍中小客車“開四停四”措施。2019年以來,新增或更新的巡游出租車全部使用了純電動車,目前已累計投入新能源出租車3798輛,其中純電動出租車3648輛。同時,新增或更新了190輛純電動城市配送車,使二氧化氮同比下降。此外,關停越秀南客運站、黃埔客運站、永泰客運站3個客運站,加大柴油車抽檢,減少了中心城區污染物排放。 此外,施工機械污染控制是廣州市大氣污染控制的薄弱環節,面臨機械老舊、冒黑煙等現象嚴重、數量不清等問題。2018年底印發實施的《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劃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區域的通告》中,要求在劃定的區域內禁止使用達不到國Ⅲ排放標準,或排放黑煙等可視污染物的施工機械。6月,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施工機械專項執法檢查,共檢查12個工地合計30余臺機械設備,發現2宗冒黑煙的違法行為,已依法立案查處。此外,積極推進岸電建設和使用,減少船舶靠岸污染排放。目前,廣州186個大小泊位已安裝岸電,其中客運泊位98個、貨運泊位88個,公務船、客船、港作船靠港期100%使用岸電。并加強船舶燃油抽檢,截至6月底,2019年海事部門共抽檢船舶燃油580艘次,發現不合格油品170個次,處罰79宗。 在PM2.5治理方面,研究表明,PM2.5來源中占比最大的是工業源,占比21.9%。2018年,關停廣州發電廠、旺隆電廠,每年可削減燃煤消耗量75萬噸。2019年1至5月,完成恒運電廠、中電荔新電廠2號機組、黃閣電廠2號機組及8臺6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淘汰或清潔能源改造。經過大力整治,廣州市燃煤鍋爐由“十二五”初的約1400臺下降至僅剩40臺燃煤鍋爐、150臺生物質鍋爐,規模以上工業煤炭消費量464.44萬噸,同比下降22.2%。此外,針對工地揚塵污染控制易反復、難堅持的問題,2019年以來,住建等監管部門加大監管力度,每天約檢查100個工地,督促落實揚塵污染控制“六個百分百”要求,同時利用無人機開展巡查。截至目前,已安裝并聯網揚塵在線監測設備共1080個。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