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想要在2020年底之前將人腦連接到計算機上?!皬囊凭踊鹦堑礁脑烊祟?,瘋狂的馬斯克正在讓科幻變成現實”,據英國《金融時報》18日報道,他旗下的腦機接口初創公司Neuralink,希望在明年年底之前開始對人類患者進行試驗。 這家位于舊金山的初創企業16日表示,他們已經找到了高效實現腦機接口的方法。這實際上是一套腦機接口系統:利用一臺神經手術機器人向人腦中植入其稱為“線”的專有技術芯片和信息條,然后可以直接通過USB-C接口讀取大腦信號,甚至可以通過蘋果手機的應用程序(App)進行控制。Neuralink公司已開始在老鼠身上進行測試,并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合作用猴子實驗。 在16日通過視頻網站YouTube公布的演示中,該公司展示了一個連接到實驗鼠身上的系統,可以從1500個電極讀取信息,馬斯克稱目前已經通過實驗證明,“猴子可以通過大腦控制電腦”。 馬斯克說,這個新領域有望增強人體機能,或為截癱患者配備可用大腦操控的機器人。 據《紐約時報》17日報道,電極線、植入線的機器人以及用于讀取大腦信號的芯片,是上述腦機互動設備的核心技術。美國“前沿”科技網站16日稱,柔韌的電極線是Neuralink首次公布的重大突破。這些線的寬度大約是4 到6 微米,相當于頭發絲的1/4。與腦機接口現在使用的材料相比,這種線對大腦造成損傷的可能性較小。至于頭部開孔,目前外科醫生必須在頭骨上鉆孔才能植入螺紋。但在未來,他們希望使用激光束在頭骨上打出一系列小孔。 可以自動植入這些線的機器人是Neuralink 的另一個重大突破。這個機器人被形象地稱為“縫紉機”,因為工作方式類似于縫紉機,一針一針地將線植入大腦。該機器人每分鐘能夠植入6根線。此外,Neuralink 已經開發了一個能夠更好讀取、清理和放大大腦信號的定制芯片,通過上述電極線與大腦連接,每一根線束由1024根線組成,每一根都可以無線連接到耳后一個可穿戴、拆卸和升級的設備,這個設備可以與手機無線交互。 《金融時報》18日報道說,在16日的演示會上,Neuralink的高管們樂觀表示,這項技術很快可幫助人類應對一系列疾病,比如幫助截肢者重新獲得行動能力,僅通過思維就可以實現交流,以及恢復運動與感官功能。他們表示,該公司將爭取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批準,最早于明年開始人體臨床試驗。 新腦機接口技術也被稱作“生物黑客”行為,往人體植入芯片是科幻片中“生物黑客”的典型做法。一些網友已經按捺不住對“人腦黑客”技術的向往。有的說:“Neuralink正在打造真正的黑客帝國!”有的說:“黑客帝國中,矩陣用的是腦后插管,而現實生活中,馬斯克用的是耳后插管?!边€有不少網友要求做Neuralink的試驗品:“我想進入黑客帝國,馬斯克,快幫我引薦一下?!?/p> 盡管馬斯克的新項目主旨是通過對人腦以植入芯片來改善腦損傷以及其他殘疾患者的生活,但“雙刃劍”式的人工智能對人腦進行控制的做法遭到很多質疑。美媒稱,當前馬斯克公司尚未向FDA提交獲準啟動對人腦進行此項試驗的申請流程。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17日稱,目前大腦的信息采集方式分為兩種:侵入式和非侵入式。Neuralink采用的是前者。侵入式方法的好處是采集的信號非常準確,但缺點也很明顯,它對大腦存在一定的破壞性,開顱手術本身也具有相當的風險性,有感染可能;同時,實驗從動物到人的時候,是不是能實現,有什么排異反應,有沒有人愿意做實驗是有待觀察的。 同日,《紐約時報》報道稱,獨立科學家警告說,實驗在動物身上取得成功不一定就意味著能夠在人體上取得成功,人們還需要進行人體實驗來確定這項技術的前景??突仿〈髮W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何斌說,如今一些癲癇患者植入了數十根電極線來監測大腦活動,但在普通人群中,這樣植入大腦的電極線可能會造成風險或者潛在地損害大腦的工作。 美國《商業內幕》17日報道說,美國神經反饋學專家菲利普·海勒認為,Neuralink的腦機接口系統存在風險,“當醫生打開病人頭骨來整合腦機接口時,可能導致腦損傷、炎癥和結疤”。德國弗萊堡大學生物醫學微技術系的斯蒂格利則直言,Neuralink的方法不切實際,“雖然它可能會成為偉大的科幻小說,但實際上只是胡扯”。 有網友18日這樣諷刺馬斯克:“科學:我們還不太懂大腦怎樣工作。埃?。何覀兛梢杂盟{牙連接大腦了?!?/p> |
相關閱讀:
- [ 03-12]特斯拉重調銷售策略減少關閉門店數量
- [ 02-21]馬斯克稱特斯拉年底實現全自主駕駛
- [ 01-21]特斯拉將裁員7% 馬斯克稱“未來艱難”必須緊縮
- [ 12-20]駕特斯拉鉆“地道” 馬斯克地下交通隧道揭面紗
- [ 10-27]美媒稱美司法機構正就特斯拉涉嫌虛報產量展開調查
- [ 10-12]傳媒大亨默多克次子成特斯拉董事長熱門人選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