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2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2日報道,拖延癥是基因決定的,還是個性的一部份?德國一項研究發現,酪氨酸羥基因可能是發生拖延行為的重要關鍵,因為該基因會影響多巴胺濃度,造成認知彈性差異。然而,有研究者指出,此研究結果只適用女性,尚未能在男性受測者中找到基因與拖延癥的關聯。 據報道,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研究發現拖延癥由基因決定,46%的拖延行為跟人體基因有關。其實2018年就有學者在《心理科學》期刊發布,容易拖延的人通常擁有較大的杏仁核(判斷物體與情緒反應重要的腦內中樞)。 最新研究則著重在測試受測者體內的酪氨酸羥基因(TH gene),這條基因會影響多巴胺濃度,而多巴胺則具有掌握腦內獎勵機制、情緒、記憶力等功能。研究計劃負責人甄克說,多巴胺濃度也會影響“認知彈性”,認知彈性較好的個體可以多功能處理事情,較差者則會產生延遲癥狀。 研究者要求278名健康男性與女性填寫問卷,并研究他們的生理機構。結果則顯示,帶有酪氨酸羥TH基因的女性比較有可能拖延,她們腦內的多巴胺濃度也比較高。此外,團隊也深入研究和酪氨酸羥基因相關的傳遞介質,發現拖延癥可能也跟雌激素有關。甄克總結:“女性拖延的原因可能是雌激素影響多巴胺濃度分泌。” 甄克指出,研究結果只能適用女性,研究者尚未找到男性酪氨酸羥基因與拖延行為的關聯。團隊的其中一位研究者舒特也表示,若要進一步研究女性拖延癥產生原因,需要更深入調查月經周期與雌激素分泌的變化。 |
相關閱讀:
- [ 07-18]新加坡未來5年將投入1000萬新元開展海平面研究
- [ 07-16]最新研究:驗血或可測阿茲海默癥 準確率達88%
- [ 07-16]英研究說早產兒不易建立戀愛關系
- [ 07-15]美研究發現細胞有某種“缺陷”反而更長壽
- [ 07-12]以色列新研究可用觸覺背心訓練狗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