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22日與國會民主、共和兩黨領袖達成初步預算協議,同意提高2020和2021兩個財政年度的聯邦政府支出上限,同時暫緩執行法定聯邦政府債務上限,直至2021年7月底。 協議仍需國會兩院趕在休會前批準,可能避免聯邦政府今年晚些時候債務違約;同時以預算赤字飆升為代價,允許政府至少在今后兩年內繼續大規模舉債。 【“真正妥協”】 共和黨籍總統特朗普22日在社交媒體“推特”宣布,他與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和少數黨領袖查爾斯·舒默、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和少數黨領袖凱文·麥卡錫就“兩年期預算和債務上限”達成不含“毒丸”的協議。 協議獲批準后,仍需國會通過支出法案,以便向聯邦政府撥款。 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毒丸”指兩黨審議支出法案時,加入關聯非法移民等爭議性政治議題的條款,可能阻礙法案獲通過,進而影響向政府撥款的進度。 為達成協議,國會民主黨人“口頭承諾”不會夾雜“毒丸”;作為交換,白宮立場“顯著回撤”,不再要求國會削減一系列項目支出,轉而同意為五角大樓等大部分政府機構“加錢”。 民主黨人佩洛西和舒默隨后發表聲明,確認達成協議,說民主黨掌控的眾議院將“快速”表決協議。眾議院定于26日進入為期6周的休會期。共和黨人麥康奈爾承諾,共和黨掌控的參議院將趕在8月休會前表決協議。 美聯社報道,雙方都沒有“大勝”,但對急于讓政府回歸“可預測道路”的議員而言是一次勝利。美國政壇現階段因防務鷹派決意大漲軍費和民主黨人決意保護國內項目而面臨“政治動蕩”。 支出法案須在9月30日本財年結束前生效,否則國會須不斷通過臨時撥款法案,按現有預算水平維持聯邦政府運行。去年底至今年初,聯邦政府因白宮與國會民主黨人就撥款修建美墨邊境墻產生分歧而一度“停擺”。 【全線齊漲】 依據協議,自今年10月1日開始的2020財年,聯邦政府可支配的開支從本財年1.32萬億美元升至1.37萬億美元;2022年9月30日結束的2021財年,聯邦政府可支配支出小幅攀升至1.375萬億美元。 2020財年防務支出將從本財年7160億美元升至最高7380億美元,非防務支出從6050億美元升至6320億美元。防務支出兩財年內合計增加465億美元,非防務支出合計增加565億美元。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協議將把聯邦政府支出上限在《2011預算控制法》所規定的基礎上提高3200億美元。這比民主黨人希望的上限額度少300億美元。 特朗普政府原先希望在兩財年內縮減1500億美元開支,但雙方最終商定只借助會計手段節省大約750億美元,基本不影響兩財年的支出。 協議同時延長美國財政部的發債權限至2021年7月31日,即2020年總統選舉結束后近9個月。 財政部長史蒂文·姆努欽過去數周作為政府首席談判代表與國會領導人閉門磋商上述協議。如果協議無法達成,依據最新估算,財政部可能在今年9月9日以前觸及舉債額度上限,進而導致聯邦政府部分債務違約。 債務上限是國會為聯邦政府履行支付義務而舉債設定的最高額度,觸及這條紅線,意味財政部的借款授權用盡。今年3月以來,財政部采取非常規措施避免債務違約。 【最糟協議?】 盡管白宮與國會領導層就預算和債務上限達成一致,協議遭遇不少反對。 一名民主黨籍國會助理告訴路透社,協議一旦形成法律,意味著美國國內非防務項目資金將比特朗普2017年1月就職時的數額多1000億美元,勢必遭遇共和黨保守派人士反對。 共和黨不滿的另一點在于,協議可能讓政府背負過高預算赤字,使得自明年起的年度預算赤字超過1萬億美元。 著眼于明年總統選舉的民主黨人則擔憂黨派高層對特朗普妥協過多。部分人士指認協議沒有禁止白宮挪用軍費修建美墨邊境墻,幾乎沒有涉及高等教育等民生領域。 首都華盛頓游說團體“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主席馬婭·麥吉尼亞斯認為,協議可能成為美國“歷史上最糟糕的預算協議”,“國會和總統徹底放棄了財政職責”。 麥吉尼亞斯在一份聲明中說,如果協議形成法律,特朗普4年任期內的聯邦政府可支配支出將大漲22%。 另外,協議將加快債務擴張規模。美國聯邦政府債務已經累計22.4萬億美元。(海洋)(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7-23]特朗普與國會領導人就未來兩財年預算達成協議
- [ 07-23]特朗普說美方需要與巴方合作以便從阿富汗戰場脫身
- [ 07-23]美國因種族分裂?民調:近六成不贊同特朗普種族言論
- [ 07-23]美國會休會在即 特朗普宣布府院達成債務上限協議
- [ 07-22]美“通俄門”聽證會在即 將聚焦特朗普不當行為例證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