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9日電 針對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中國疾控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總支書記李志新29日表示,老年人受離婚、喪偶、子女外出打工、親友離世、自身健康等因素影響,加上老年人目前普遍對心理健康問題認知度不高,心理健康服務體系不夠健全等原因,中國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29日,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就“健康中國行動”之老年健康促進行動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李志新在回答相關問題時作出如上表述。他表示,老年人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有很多,總體來說,中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李志新指出,首先,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容易受到多種社會因素的影響,隨著老年人年齡的增加,可能會發生離婚、喪偶、子女外出打工、親友離世等等,都會造成人際關系喪失。同時,居住關系的改變,居住環境的改變,經濟狀況比較差等因素也會影響老年人的社交意愿。受到家庭關系、社會聯系、婚姻狀況等因素影響,老年人特別容易產生孤獨感,這種孤獨感容易引發老年人產生抑郁和焦慮等心理和行為問題。 其次,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容易受到自身健康狀況的影響。兩個重要的因素是長期患病的狀況和慢性疼痛,這兩種情況都會嚴重降低患者幸福感,容易使患者產生絕望情緒。嚴重的可能會導致精神障礙。同時,因為長期臥床造成活動受限,如失智情況,會導致老年人社會參與的降低,從而引發心理健康問題。 第三,中國老年人目前普遍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認知度不高,老年群體自身的思想觀念比較固化,對心理健康問題認知率較低,而且還存在一些社會偏見和歧視現象。所以,諱疾忌醫多,科學就診少,即使感覺有一些心理健康問題,也擔心受到歧視,不愿意去就診,不愿意向專業人員請教,容易錯過最佳的心理疏導和治療期。 第四,目前中國心理健康的服務體系還不夠健全,雖然近期的法律法規、政策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有長足的進步,但總體來說起步較晚,仍存在很大的發展不平衡,人才隊伍專業化程度不高和社會參與不足的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李志新介紹,國家衛生健康委今年3月份印發了《關于實施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的通知》,2019年和2020年在全國選取1600個城市的社區和320個農村的行政村實施老年人的心理關愛項目。這個項目覆蓋了全國所有省區市,其主要目的,第一是了解和掌握目前中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第二是要提高基層工作人員,也就是社區人員心理健康服務的技能水平,增強他們對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的早期識別能力。第三是增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意識,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 李志新表示,該項目主要內容包括三方面:一是通過開展培訓,組建專家團隊,來開展兩級培訓。二是開展心理健康的評估,在所有的1920個點上要對項目點所有的常住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以集中或者入戶的方式來開展心理健康的評估,了解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三是要開展必要的干預和轉診推薦。 李志新最后補充,具體干預會根據前期的評估結果分三種情況,對評估結果顯示為正常的老年人會鼓勵他繼續保持這種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并積極帶動身邊的老年人共同參與社會活動。對于評估結果顯示是輕度焦慮或者抑郁的老年人,要實施一些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等干預措施,幫助其改善心理健康的狀況,并且進行定期的隨訪。對于評估的結果顯示疑似存在嚴重的或者中度以上的心理問題,或者是有精神障礙,或者發現有早期老年癡呆癥的老年人建議到綜合醫院的心理健康門診甚至老年專業科室去就診,明確診斷,及時治療,來實現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