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對外發布2019年上半年審判執行工作數據,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2019年上半年全國法院新收案件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新收各類案件總數同比增加189.0萬件,上升14.54%;審執結案件總數增加174.1萬件,上升17.14%;結案率上升3.57個百分點,充分展現了全國各級人民法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強化審判監督管理、促進智慧法院和信息化建設,狠抓執法辦案,推動審判執行工作穩中有進、優質高效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新收案件大幅度增加 努力實現收結案均衡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管理辦公室主任李亮介紹說,2019年上半年,各省(區、市)法院新收案件1488.9萬件,同比上升14.54%。其中,廣東、河南、江蘇3省法院新收案數均超100萬件,山東、浙江、四川、河北、安徽、遼寧、北京7省(市)法院新收案數超過50萬件,306家法院新收案過萬件。 從新收案件持續上升的態勢來看,人民法院以實際行動堅定落實中央要求,積極回應群眾期待,充分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切實踐行了司法為民便民利民的工作宗旨。 據李亮介紹,截至2019年6月末,各省(區、市)法院審執結案件數同比增加174.1萬件,上升17.14%;未結案件數增加1.8萬件,上升0.30%。各省(區、市)法院審執結案件數的增長幅度超過新收案件數的增長幅度,在新收案件同比大幅上升的情況下,實現未結案件數基本持平,充分體現了各級人民法院認真落實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工作要求和部署,切實加大辦案工作力度,防止案件逐月累積,優質高效辦好案件,努力實現收結案大體均衡,形成了審判執行工作平穩有序、穩中有進的良性運轉態勢。 各省(區、市)法院共審結民事一審案件589.4萬件,民事二審案件58.2萬件,民事再審案件1.8萬件,分別占民事案件總數的86.62%、8.55%、0.26%。審結刑事一審案件54.9萬件,刑事二審案件7.6萬件,刑事再審案件0.1萬件,分別占刑事案件總數的65.81%、9.12%、0.15%。審結行政一審案件11.1萬件,行政二審案件6.1萬件,行政再審案件0.1萬件,分別占行政案件總數的38.05%、20.71%、0.21%。 2019年上半年各省(區、市)法院審結的民事案件中,數量最多、占比最大的5類案由分別是:合同糾紛,婚姻家庭糾紛,侵權責任糾紛,勞動爭議,知識產權權屬、侵權糾紛。 各省(區、市)法院審結的刑事案件中,數量最多、占比最大的5類罪名分別是:危險駕駛罪,盜竊罪,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故意傷害罪,詐騙罪。 各省(區、市)法院審結的行政案件中,除標記為“其他”的之外,數量最多、占比最大的5類行政管理范圍分別是:土地,勞動、社會保障,拆遷,商標,其他(城建)。 各省(區、市)法院審結的一審案件中,簡易程序適用率為75.52%,同比2018年上半年的70.60%,上升4.92個百分點。 辦案人員積極性增強 審判質效進一步提升 2019年上半年,各省(區、市)法院共有12.6萬名員額法官,新收案件總數1488.9萬件,人均新收案件118.4件。北京法院法官人均收案超過210件,重慶法院超過180件,廣東法院超過170件,浙江法院超過160件,上海、江蘇兩省(市)法院超過150件。各省(區、市)法院審執結案件1189.5萬件,同比上升17.14%,人均結案94.6件。北京、浙江、重慶3省(市)法院人均結案數超過150件,上海、江蘇、廣東、河南、山東、天津6省(市)法院超過100件。 為有效應對全國法院新收案件數長期持續大幅增長帶來的挑戰,各級法院深入推動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各項基礎性改革有序平穩推進,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要求,嚴格落實法官辦案主體責任和院庭長審判監督管理責任,一線辦案人員積極性不斷增強,審判質量效率進一步提升,改革成效、紅利進一步顯現。 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裁判文書超過7354萬篇,訪問量突破301億次。中國庭審公開網直播案件庭審超過413萬件,訪問量超過181億次。全新改版的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自2018年9月1日上線試運行以來,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里,已向全國法院的案件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公開案件1566.0萬件,公開信息總數超過8.8億項,推送短信超過7370萬條,案件公開率超過99.5%。司法公開工作不斷深化,已經基本實現統一、全面、常態化公開,以公開促公正、保廉潔、提公信,成效不斷顯現。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