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之年的龐根民告別劈柴生火做飯的日子已近一年,在陜西銅川市耀州區關莊鎮移民搬遷集中安置區的生活,令原本愁容滿面的她逐漸舒展了容顏。 龐根民是關莊鎮楊塬村貧困戶,搬遷之前居住在簡陋的瓦房里,全家僅靠8畝地維持生計。扶貧搬遷政策實行之后,龐根民和兒女們不僅住上了樓房,她還成為了安置區的一名保潔員。“從山上搬下來當然是好事,交通、就醫、購物都比以往便利。而且每天上班,每月可領到700多元的工資,心情也都好了。” 龐根民所在的關莊集中安置區距離銅川新區5公里,項目一期規劃占地面積110畝,總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可安置550余戶群眾。 耀州區副區長馮保華介紹,耀州區地處陜西中部渭北高原南緣,總面積1617平方公里,人口33萬,耀州是國定貧困縣(區),全區共有貧困村58個(其中:深度貧困村7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179戶21877人,貧困發生率12.4%。 關莊鎮黨委副書記張鵬表示,關莊安置區按照“以搬定產、以產促搬”的工作思路,實施產業、就業、創業協同發展,采取公司貧困戶的發展模式,長短產業相結合,依托便捷的交通優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同時,在安置區建立扶貧工廠,借此實現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 作為安置區內的社區工廠之一,伊凱文箱包廠是一家主營包袋生產加工并自主出口的企業,該企業工會主席鮑劍告訴記者,企業目前在崗員工100余人,其中貧困戶近20余人,員工現在處于技術學習期。“作為一家南方的企業選擇‘北上’建廠,一方面是諸如此類的工廠在南方已較為飽和,另一方面也是為響應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號召。” 在21歲的馬莉看來,一家人能從“危房”住進“樓房”都與當地的扶貧政策息息相關,“之前在銅川新區打工一個月2500多元,但是那邊離家遠平時開銷大攢不住錢。如今在家門口就業月薪也是2500元左右,但生活成本降低,照顧家人也方便了許多。” 據統計,2018年10月,安居工程項目為165家貧困搬遷戶在關莊安置區進行了“交鑰匙”。目前,110戶群眾完成裝修并搬家入住。 由于剛搬入新居不久,記者在馬莉家中看到,地面鋪著圖案簡潔的瓷磚,白色的墻面輔以簡單的家具,令這個三室一廳共100多平方米的房子看上去略顯空蕩,但馬莉在此間的工作與生活卻比原來充實了許多。作為伊凱文箱包廠第一批被選拔進行技術培訓的員工,馬莉通過45天的免費培訓,如今成為了扶貧工廠制作拉鏈的工人。 在談及對未來的打算時,有了一技之長的馬莉坦言:“先把技術學好,做好眼前事。”(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