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落腳陜北后,中共中央將陜甘根據地發展為陜甘寧根據地,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為迎接全國抗日高潮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8月7日,參觀者在陜北吳起縣的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內觀看中共中央進駐吳起鎮的相關史料,展板上方是當年刊登陜北紅軍活動消息的《大公報》和《西京日報》的復印件照片。新華社記者羅曉光 攝 在中央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1934年10月,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事實上,自離開江西蘇區開始長征以來,從湘西到川黔邊,再到川西,中央一直在選擇落腳點,卻都因為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和時局變化而未果。 “下一步紅軍往哪里走?”正在這個問題迫在眉睫時,兩份刊登著陜北紅軍活動消息的報紙讓毛澤東等領導人眼前一亮。 “蔣令五省各部隊圍剿陜北共匪”“陜北軍事形勢轉變劉子丹徐海東有合股勢”,在延安革命紀念館里,記者看到了印有刊登著這兩條消息的《西京日報》和《大公報》的展板。 |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