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把民生作為最大的政績,近幾年,天津把財政總支出的75%的“蛋糕”切給民生,政府“賬本”更富溫情,城市發展更有質感。
在天津市西青區王蘭莊村,家長陪著孩子玩耍(6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為民解一件難事,就是為黨增一分民意。天津創新黨建引領,實行“戰區制、主官上、權下放”,做到群眾需求在哪里,黨建工作就跟進到哪里,讓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聯系群眾、服務百姓的暖心之家。 抓好基層黨建,必須落在實處。近兩年,天津每年召開各區委、市委各部委和部分市級機關黨委主要負責同志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會,點評一針見血,不斷壓實各級黨委管黨治黨責任。 不斷創新黨建手段。目前,全市已有5.47萬個黨支部、109.6萬名黨員納入“天津黨建”數字化平臺管理,實現基層黨建全程紀實,教育內容精準觸達,黨建數據智能分析。 “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針對一些干部動力不足“不想為”,不思進取“不愿為”,患得患失“不敢為”,2017年,天津以前所未有的疾風厲勢,治庸治懶治無為。 “不作為不擔當絕不僅僅是作風問題、能力問題,而是政治問題、黨性問題、官德問題,是初心不在、信仰不真、黨性不純的表現,是黨和人民事業的大敵。”天津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邊學文說。 在“從嚴”上用狠勁,天津始終堅持思想從嚴、執紀從嚴、作風從嚴、反腐從嚴。 |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