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2日電 國家統計局12日繼續發布《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報告提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區域性整體減貧成效明顯,貧困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貧困地區面貌明顯改善,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報告稱,新中國成立時,國家一窮二白,人民生活處于極端貧困狀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以及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農業技術的推廣、農村合作醫療體系的建立等為減緩貧困奠定了基礎。改革開放以后,農村率先進行了經濟制度改革,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農民收入大幅提高,農民溫飽問題逐步得以解決。 黨的十八大以來,2013-2018年,我國農村減貧人數分別為1650萬人、1232萬人、1442萬人、1240萬人、1289萬人、1386萬人,每年減貧人數均保持在1000萬以上。六年來,農村已累計減貧8239萬人,年均減貧1373萬人,六年累計減貧幅度達到83.2%,農村貧困發生率也從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8年末的1.7%,其中,10個省份的農村貧困發生率已降至1.0%以下,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有望得到歷史性解決。 報告還提及,70年來,貧困地區農村居民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從居住條件看,2018年貧困地區居住在鋼筋混凝土房或磚混材料房的農戶比重為67.4%;從家庭耐用消費品情況看,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從無到有,產品升級換代。2018年貧困地區農村每百戶擁有電冰箱、洗衣機、彩色電視機等傳統耐用消費品分別為87.1臺、86.9臺和106.6臺。 截至2018年末,貧困地區通電的自然村接近全覆蓋;通電話、通有線電視信號、通寬帶的自然村比重分別達到99.2%、88.1%、81.9%。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