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相當數量來自社會俱樂部 青運會舞臺多樣化人才
2019-08-13 09:28:03??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小妮 我來說兩句 |
交流平臺 在男子足球U16(16歲以下)體校組,廣東深圳隊相當特別,22名球員全部來自深圳的多所中學。這個隊的每場比賽,都可以視為校園隊與體校隊的對抗。 最終,深圳隊在點球決勝中落敗,未能晉級四強,但隊員并不服氣,中衛吳徐鋒認為球隊的實力并不遜于長期集中訓練的對手,“平時在學校,我們每天只能在課后訓練,業余時間除了完成功課就是踢球。”領隊葛桂榮介紹說,球隊在假期前才開始在深圳足協的組織下集中訓練,“我們的體能和配合熟練度不如體校隊,需要在青運會前突擊一下”。 參加了在大同舉行的U18(18歲以下)比賽的深圳隊,同樣是“學生軍”,已經有3人被中超俱樂部選中,即將開始職業之旅。另有十幾名球員將赴巴西深造兩年,提高球藝,其余球員選擇回到校園準備高考。葛桂榮表示,這種體教結合的模式,給小球員的未來提供了更多選擇,“我們通過交流比賽,感覺完全可以和體校隊一爭高下,這給了我們更多信心。” 體校組的比賽是各省后備力量的直接比拼,通過比賽,大家都在觀察著項目的發展動向。重慶市第三體育運動學校校長楊鴻寧觀看舉重比賽后表示:“湖南、廣東、福建這些舉重強省依然有很強實力,我們需要迎頭趕上。” 乒乓球與舉重同為中國體育的優勢項目,競爭的激烈程度同樣白熱化。江蘇省少年業余體校隊的教練單明杰說:“這次U19(19歲以下)的比賽,能夠發現大部分參賽選手都出自國家隊,雖然我們隊中也有國家隊球員,但每一場打得都很辛苦,大家的水平都在伯仲之間。” 成才渠道 12日下午,在第二屆青運會乒乓球項目社會俱樂部組女子團體半決賽中,詹健乒乓球俱樂部以2∶3不敵太原市精英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遺憾與決賽擦肩而過,但教練張磊卻從中看到了可喜的變化。“社會俱樂部組比賽的設立,從國家隊角度上可以通過比賽發現更多的可塑之才,而運動員本身也獲得了難得的展示機會。”張磊說。 4年前,張磊也曾帶隊征戰過第一屆青運會,如今,乒乓球俱樂部已成為重要的人才來源。在本次參加社會俱樂部組比賽的隊伍中,由前國手詹健創辦的俱樂部已成為湖北省的后備人才基地,而參加體校組的上海市體育運動學校中也有選手來自于曹燕華乒乓球俱樂部隊。 王立偉表示:“青運會是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擴大規模,增加年齡分組,讓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進來,這是未來青運會的辦賽思路。”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