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士尼禁帶外食,與小飯店禁帶酒水有區別嗎 經濟與人 在我看來,上海迪士尼是在市場運作的主體,無論它背后產權結構怎樣,也要尊重其產權之下自定的規則。 近一陣子,上海迪士尼因禁帶外食被大學生告上法庭一事持續發酵。輿論場上幾乎一邊倒地稱贊大學生,說他敢于拿法律“維權”,我身邊許多朋友也覺得,上海迪士尼的做法屬于“霸王條款”。 禁帶外食的當然不只是上海迪士尼,很多酒店或KTV等也有“禁止自帶酒水”的規定。在酒店和KTV這類場所,商家禁止自帶酒水,很少有人會硬杠,我偏要在此吃喝卻不想消費——若真有這種人,通常也會被視為胡攪蠻纏的無賴。這類民間規則很普遍,真正鬧到打官司的寥寥無幾。 道理很簡單:到誰家的店里,就聽誰的規矩。商家允許你自帶是客氣,不允許自帶是道理。人家開門做生意,想要多賺錢,有什么不對?可一旦把這放在迪士尼身上,很多人就覺得不適用——他們認為迪士尼很特殊,得另當別論。但果真如此嗎? 用“國有產權”名義衡量上海迪士尼不妥 認為上海迪士尼無權禁止外帶食物的,理由無非幾點。其中之一是,迪士尼園區如此開闊,人流量那么大,相當于景區,屬于公共場所。經營著公共場所,商家怎么能自定規則呢?即便自定規則,你見全國哪個景區禁止自帶食物? 但迪士尼園區再大,也只是個園區,它有具體的產權歸屬。性質上,迪士尼園區和一家飯店、一個電影院甚至是一個大型商場,沒有本質區別。如果小飯店的產權得到尊重,大型商家的權益就要被漠視,法律規則有什么平等性可言? 還有朋友從產權角度說,上海迪士尼園區不能算作私企,而是全國資的上海申迪集團和美國迪士尼公司合辦的企業。中美合資,里面的國資也屬于全民所有制,所以不能只用“尊重私有產權”的說法,還得用“公眾利益”來衡量。 在我看來,上海迪士尼是在市場運作的主體,無論它背后產權結構怎樣,也要尊重其產權之下自定的規則。上海迪士尼只要追求盈利,就會重視長遠經濟收益,能積極維護各項資源,使樂園長久運營。 我不贊成有人打著“國企”或“全民所有制”名義,到國有地鐵撒潑,去地方景區胡鬧。這些經營場所都有產權歸屬者,聽其行事,也符合“社會自治”的倡導。 迪士尼園區涉嫌壟斷,更多的是想象 另一種理由說,迪士尼不讓外帶食物,不就是想多賺錢?迪士尼園區這么大,里面只有一個商家,這難道不是壟斷嗎?所以他們從反壟斷的角度反對迪士尼這么做。 上海迪士尼禁止外帶食物,肯定有其利益維度的考量,除了從園區食物上賺錢外,還可能是為了節約保潔成本,維護品牌統一性。但迪士尼想多賺錢未必有錯,在市場經濟時代,不該再用“想賺錢”污名化商家。 問題的關鍵是,迪士尼是否構成壟斷,在牟取不正當的壟斷利益? 首先得說說,迪士尼園區在中國大陸確實僅此一家,亞洲也只有三家分店。迪士尼的品牌是獨特的,但它也面臨競爭——這種競爭來自其他分店,也來自外部娛樂行業。迪士尼的票價不可能貴到離譜,只要消費者能用腳投票,它就面臨無處不在的競爭。 理解了這點,才能明白:迪士尼的壟斷更多的是一種想象。迪士尼會把食物價格定到天價嗎?不會的,其內部餐區有競爭,消費者也可以拒絕。如果園區食物很昂貴,消費者到處被“宰”,整體消費會減少,利益和聲譽受損也會讓迪士尼自身受損——消費者也會憤怒,拒絕再來。這時候,外部競爭機制就會起作用。 上海迪士尼園區的食物定價,有貴到離譜的地步嗎?我的家人和朋友去過好幾回,對這問題的認識是:肯定會比外面貴,但也還能接受。把食物價格視為游覽迪士尼票價的一部分,或許更能釋然。 上海迪士尼的真正問題其實是搜包 還有一種理由是,迪士尼在歐美國家的樂園都不禁止,憑什么亞洲園區禁止呢?不公平。 這類反對理由不著眼于規則本身,而是求“公平”。“求公平”也是對商家產權的無視。 迪士尼各個園區自定規則,純粹是基于不同地區情況,制定的運營策略。迪士尼在中國建園區,從管理層到員工絕大多數都是中國人,他們是來服務消費者來賺錢的,他們有什么理由歧視中國消費者?把“歧視”這套說辭搬出來,不利于良好討論。 這件事情爭議最大的點是“迪士尼翻包”。這種方法損害所有游客體驗,確實很愚蠢,也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就算維護“禁帶外食”規則的監督成本很高,園區管理方及保安也無權搜包。針對這點,輿論場上也產生了共識。 也就是說,上海迪士尼禁帶外食和涉嫌壟斷,在經濟學視域下未必有那么多不合理,其真正的問題在搜包——上海迪士尼可以禁帶外食,但監督游客在園區內食用自帶餐飲的方式只能在合法范圍內。厘清這里面的真偽問題,一碼歸一碼,也是看待上海迪士尼此次風波的應有視角。 □陳興杰(媒體人)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