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標準十分模糊 明顯毀容才能獲賠 通過進一步了解,《法制日報》記者注意到,上述互聯網醫美平臺以其公眾號引流,推送了3篇韓國整形醫院探店的文章。在其App和小程序上均可以查詢到這幾家韓國整形醫院。其中最火的3個項目分別是眼部整形、鼻部整形、面部輪廓整形,價格是1萬到6萬不等。進入平臺的韓國醫院的咨詢里,會有醫院的客服提供咨詢服務。有部分項目屬于一條龍服務,即包簽證、接機、住宿等。 據了解,繼韓國整形高潮退卻之后,最近又刮起了一股日本整形風。在采訪中,不少有整容意愿的年輕女性都在糾結:日本整形是不是真的最好啊? 采訪中,《法制日報》記者以出境整容為名,聯系了一些中介機構。比如微博認證為知名美妝博主的某美,其依托微信、有贊作為交易平臺,主打日本醫美項目。 咨詢者需提供咨詢項目和相關資料。以鼻部整形為例,《法制日報》記者在發送完現在的鼻部照片和希望整形成的模特照片后,客服給出了這樣的基本建議:目測您的鼻基底并不低,看側面還是很標準的,模特照片鼻梁稍高,鼻尖長一點,是可以做成這樣的。鼻梁和鼻尖的話,價格會在150萬日元到200萬日元(大約人民幣10萬元至14萬元左右)之間,具體價格則要根據最終由哪家醫院、哪位醫生、給什么方案以及用什么材料來決定。 在預約出境整容的時候,上述美妝博主作為中介機構會收取預約定金650元,可抵充當天的現場翻譯費。客服則負責為客戶做事前事后溝通,現場翻譯,提供翻譯報告。 據介紹,在其有贊的頁面上可以看到預約醫生面診和翻譯陪同的具體收費標準。其中初次面診650元一位,每增加一位醫生,多增收500元。之后的初次手術、再次面診、再次手術也都有明碼標價。而在這個頁面上,還有一個免責聲明,表示只對翻譯服務內容負責,而無法對醫美治療行為本身及其結果、其他后果負責。 關于安全問題,上述美妝博主的客服是這樣回應的,手術風險是有一定幾率的,再好的醫生不能100%打保票。所謂風險,是指感染、疤痕、術后鼻孔左右不對稱,移植的自體組織出現移位等情況。這些都是風險范圍內,嚴重的話需要再次修復。由醫生疏忽造成的失敗,醫生有責任修復。 但目前來講,這個責任的標準和界限比較曖昧,除非是術后出現生理上的障礙,或明顯毀容,可以通過法律獲得賠償。但大多數情況,例如形狀不滿意,術后感染,假體或自體組織移位,這些都不負責的。 此外,客服還說,如果要手術,請再三考慮是不是真的需要手術,是不是馬上需要。如果需要手術,一定要拜托一個人品好、技術好的醫生,做好溝通,達成共識。 關于境外的整形醫生,在這名美妝博主的頁面上會有合作機構的推薦。查閱相關資料,《法制日報》記者注意到這些機構也大都是日本的正規整形醫院。此外,客服還向《法制日報》記者推薦了兩家醫院,都是在其社交平臺上極力推廣的醫院。如果客戶提出想要自己挑選醫院前去也是可行的,但客服也表示很多日本醫院不接外國客人,建議如果進行首次鼻子手術,可以挑選兩到三家進行面診比較。 在醫院資質方面,客服稱在日本就算是打玻尿酸,也是需要行醫執照和衛生部許可的。在預約之后關于如何履行服務項目,上述客服說首先需要客戶辦好簽證,安排日程,這邊會在日程之內詢問醫院空位。預約好之后再訂機票和酒店,到了之后聯系客服,再到醫院和翻譯碰面。 價格畸高水平一般 整形失敗維權困難 據報道,在韓國整形業,同樣一項手術,對外國消費者的收費高于本國消費者的情況比較常見。 韓國業內人士透露,這種情況與中介機構有關。韓國整形醫院為了吸引外國消費者,競爭十分激烈。而外國消費者由于語言不通、信息不足,往往通過中介機構找醫院,這就給中介機構提供了抬高傭金的機會。盡管韓國法律規定,醫療中介費最高不得超過治療總費用的30%,但不少中介的傭金超過了50%,這部分費用都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更糟糕的是,如果遇到黑中介,其介紹的醫生無資質,整容最終甚至有可能變成毀容。 對此,受訪的不少整形醫生向《法制日報》記者強調,請將目光著眼于某位具體醫生的資質、經驗、技術,而不是某個國家整形醫生的群體。 “很多人覺得中國整形美容行業亂,并且對韓國、日本整形有一種盲目的信任,但是我必須要說的是,某一位醫生可能是天使,但不會有一個群體是天使。境外是有不少職業操守高、技術好的醫生,也有職業操守低、技術差的醫生,同樣也混跡有無資質的影子醫生或江湖游醫(部分混到中國來練刀)。”畢業于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從事10多年整形工作的王亮向《法制日報》記者坦言,無論是出境整形的中介還是國內第三方平臺,以及做生活美容的美容院“熱心”老板娘,他們在與整形醫院合作時,每個顧客都會抽取30%至50%的費用。 此外,一位專業從事醫美整容行業的資深人士大美向《法制日報》記者吐槽:“我自己是學醫的,科室也有中國人前輩。從醫院的日常來看,日本最頂級的那些醫生確實高明,但是除了極少數的幾個高水平醫生外,日本醫生并沒有比我們中國醫生高明多少,而我的師兄師姐的手術速度,以及客人術后恢復,都讓日本研修醫心服口服。” “在日本,有些規模很大的醫院,醫生都是商人,水平很一般,如果是尋求這種醫生的話真的不如在國內做。其實國外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有些醫生名氣非常大,但是水平超級爛,良心超級黑。”大美說。 調查中,《法制日報》記者還聯系到了一位在某整形平臺任職的孔小姐,她說:“現在我們都沒有帶客戶去海外整形,主要是國內整形發展得真不錯,而且國內的審美更加適合大眾,鼻子、眼睛、隆胸、吸脂等小手術沒有必要去國外。” “海外整形的費用很貴,要包含來回的機票和平臺的陪同人員。更為重要的是異國的信息差,所有不好的信息你都接觸不到。此外,價格水分也很大,假如整形失敗了很難維權。”孔小姐說。 對此,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提醒,游客可查詢韓國整形外科醫師會網站,選擇有資質的整容機構就醫。術前詳細了解手術風險,簽訂正規就手術事宜和糾紛解決等進行明確約定。術后妥善保管手術合同、發票和診療記錄。如發生醫療糾紛,可通過韓國醫療糾紛調停仲裁院或法律渠道解決。 (根據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制圖/李曉軍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