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甘洛8月18日電 “哎!他不回頭去提醒涵洞內的其他工友,就有可能跑出來并活下來?!?8日,逃過一劫的西昌工電段工長陳坤回憶起山體垮塌瞬間時仍心有余悸。 成昆鐵路沿線不良地質現象種類繁多,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災害頻發,地質災害隱患點位分布之高,世界罕見。 2019年8月14日12時40分左右,涼山州甘洛縣蘇雄鄉埃岱村境內的成昆鐵路埃岱二號隧道出口處突發數萬方的高位巖體崩塌,災害導致成昆鐵路線第三次行車中斷,同時造成現場參與搶險排險的17名人員失聯?!把罔F路徒步10余公里趕到現場,沿途山上不停地有石頭掉落?!敝袊F路成都局集團公司峨眉車務段段長張少華稱,事發時他與副段長劉維建正在峨邊檢查工作?!奥犝f有人員被困,第一想法就是趕緊到現場,組織救人?!睆埳偃A稱,到達現場后,因垮塌的泥石已將鐵路道床掩埋,山體不斷有石塊等滾落,非常危險,救援工作無法開展。 冒險越過塌方地段,與及時趕到的甘洛縣副縣長羅佳等人匯合,商榷后續救援工作。隨后,四川省以及鐵路部門派出的大批消防、武警、應急等救援人員也先后趕到現場,一場72小時不間斷的“生命救援”開始。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47歲的陳坤一直堅守在搶險救援一線,一步都不離開。此前他所提到的回頭年輕人,就是此次山體垮塌中失聯者之一的28歲的漢源橋路車間南爾崗橋路維修工區工長楊銘。 “陳師傅,搶險辛苦了,您回家休息2天吧!我來替你。”這是楊銘發給陳坤的最后一條微信留言。7月28日開始,甘洛縣境內多次出現暴雨泥石流災害,致使成昆鐵路三次中斷,線路一直處于反復搶險施工處置中。 年輕的楊銘,不幸出現在失聯者名單上。“我也是搶險人員,我要留在現場盯守,楊銘還有希望。”炙熱的陽光下,陳坤堅守在救援現場,緊盯著垮塌后依然存在險情的山體,口中不停地自言自語。 “楊銘離涵洞近,離自己也就10余米距離?!标惱しQ,危險情況下,以正常人的速度5秒跑20多米應該沒有問題,更何況楊銘年輕力壯,但當時陳坤卻看到了他向涵洞內的工人連續發出了警示?!熬投潭痰亩腌姡揖秃退松絻筛??!?/p> 西昌工電段的工友們稱,從7月29日搶險開始,楊銘一直堅守在搶險一線。白天很難找到他,只有晚上才能聯系上,成昆線近期連續三次搶險,楊銘和工友們都一起奮戰在現場。 “90后”的楊銘從部隊退伍后,就在成昆線工作,因從小了解父親工作的辛苦,上班后一直勤懇踏實,2018年被提為漢源橋路車間南爾崗橋路維修工區工長。漢源橋路車間書記杜應文稱,南爾崗橋路維修工區的13名職工平均年齡40歲以上,而楊銘這個年輕工長能讓職工信服也是來源于自身的實干?!靶钋皫滋爝€跟我打趣,說火車不通,耍朋友也不方便。”陳坤稱,在鐵路工作的人都知道,橋隧工想談個女友不容易,老職工們都經常提醒楊銘,有時間就多陪陪自己的女友。 與楊銘一起堅守在搶險第一線的同事何耀,也被列在失聯人員名單中。成昆線山體垮塌發生后,何耀從眉山輾轉峨眉、石棉等地后及時趕到甘洛搶險現場。同事手機里存著何耀最后的一張照片是其躺在工地上睡著的照片?!芭峙值模芎┖瘢芴嵉囊粋€小伙子,對于工作從來不說苦和累?!蔽鞑る姸畏篮檗k主任陳昕稱,何耀平時在技術科主管防洪和雨量,遇到同事需要幫忙做一些大修資料或其他工作時,他會放下手中不急的工作熱心幫忙,從無怨言。 目前,成昆鐵路甘洛段“8·14”山體垮塌搶險救援工作仍在全力進行,一旦險情排除,鐵路部門將全力搶通受損鐵路。同時,失聯人員的搜尋等工作也還在進行。“生命救援”72小時已過去,奇跡并沒有出現。陳坤表示,自己將堅守在現場,希望能找到他們。(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