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自動分類的智能分揀垃圾桶、可24小時巡邏的安防機器人、救災任務中一馬當先的“機器狗”……正在北京舉行的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火箭院)攜9型智能機器人、1款VR產品和“長征云”工業互聯網平臺亮相。 智能分揀垃圾桶:垃圾分類高手 前不久,上海正式實行垃圾分類,當前全國也在逐步推行垃圾分類。如何準確判斷垃圾類別,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大難題。火箭院推出的這款智能分揀垃圾桶可謂“對癥下藥”,能幫助民眾準確完成分類。 展覽現場,工作人員拿起一個礦泉水瓶和一根香蕉向記者展示智能分揀垃圾桶的工作原理。當工作人員將礦泉水瓶放置在垃圾桶上方的投擲口時,智能分揀垃圾桶自動識別其為可回收垃圾;當香蕉被放置入內時,智能分揀垃圾桶則自動識別為不可回收垃圾。 火箭院18所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主任王燕波告訴記者,如果人們分類不準確、分類意識不高,這個垃圾分類“小管家”剛好能派上用場,它會自動判斷垃圾到底屬于可回收垃圾還是不可回收垃圾,可有效避免垃圾錯誤分類。 智能安防機器人:24小時不間斷巡邏 智能安防機器人是火箭院12所為適應智慧園區、智慧社區、智慧場館等安防需求、自主研發的一款網絡化智能安防系統。這款機器人可在地面靈活行走、自動避障,24小時巡邏。 “它有一雙‘火眼金睛’,不論白天還是夜晚,可疑人員、亂停放的車輛、火災險情等都逃不過它的‘眼睛’。在發現異常后,它能在第一時間預警。”研制人員武欣介紹稱,“它還能‘騰云駕霧’,其頭部的無人機起飛后可提供更廣闊的視角,空地立體巡邏。當遇到特殊情況,如可疑人員逃跑,無人機就會快速起飛、鎖定目標并進行追蹤。” 目前,智能安防機器人已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重慶前衛集團示范區和火箭院梅源里智慧社區等多個社區和工業園區得到應用。 智能四足“機器狗”:險境中的“救援勇士” 在火箭院的展區中,記者還發現了一款智能四足機器人。這款擁有四條“鐵腿”的“機器狗”,對地形適應能力極強,無論是泥濘砂石、崎嶇路面,還是樓梯等不平整、容易摔倒的地面,它都可以保持平衡、輕松應對。 除了走路穩,這款“機器狗”還能負重5公斤,在地震、泥石流等極端危險、人類不宜進入的環境中,它可以獨立代替人執行復雜而危險的救災任務。此外,它還可以應用于航天發射場監測、軍事偵察、安全監控等任務,把監測到的聲音、圖像等數據傳回,提升執行航天復雜危險任務的安全及智能化水平。 該款機器人由火箭院總體設計部研制。技術人員李強表示,為了讓機器人具備在惡劣環境中穩定行走和執行任務的能力,設計人員以四足動物為原型,設計出這款“機器狗”,堪稱險境中的“救援勇士”。(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