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起,今年第11號臺風“白鹿”兩次登陸我國,昨日下午“白鹿”減弱為熱帶低壓,昨日18時,中央氣象臺解除臺風藍色預警。不過“白鹿”影響仍持續,今日廣東、廣西和湖南局地大暴雨。據昨日應急管理部官方微博消息,廣東、福建、江西、湖南、浙江、廣西、貴州等地消防救援隊伍1.3萬余名指戰員備勤值守,241支抗洪搶險突擊隊集結到位。 多省份受“白鹿”暴雨洗禮 繼24日登陸臺灣省屏東縣滿州鄉后,今年第11號臺風“白鹿”(強熱帶風暴)的中心于昨日7時25分在福建省東山縣沿海二次登陸我國,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88百帕。 昨日白天,受臺風“白鹿”影響,臺灣東部、福建南部、廣東東部、江西南部、湖南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出現大雨或暴雨,臺灣臺東、福建泉州、廣東廣州、惠州和河源等局地大暴雨。 中央氣象臺介紹,雖然“白鹿”在踏上陸地后避免不了衰弱的命運,但這并不妨礙它繼續成為一臺“灑水機”。福建、廣東、江西、湖南、廣西等地都將受到“白鹿”的暴雨洗禮。即便后期減弱為熱帶低壓,它的殘余環流仍可以不斷抽取西南暖濕氣流,甚至向北一直輸送至河南南部、蘇皖北部、湖北中部等地。 中央氣象臺昨日18時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受臺風減弱后的熱帶低壓及冷暖空氣共同影響,預計,昨日20時至26日20時,福建南部、廣東大部、廣西中東部、江西西南部、湖南中南部和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廣東中北部、廣西東北部、湖南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200毫米)。 臺風雨暫時擊退廣東福建暑熱 受臺風雨影響,未來幾天華南地區高溫緩解。 中國天氣網分析,前日,受臺風“白鹿”外圍下沉氣流影響,15時廣東仁化氣溫達到了40℃,這是仁化2003年8月3日以后,時隔16年再現40℃。到了22時,廣東大部氣溫都在30℃以上,潮汕地區最熱。 臺風外圍環流是氣流下沉運動區,上升氣流容易凝云致雨,它所影響的區域就會出現降雨,下沉氣流則正好相反,容易導致晴空,降低空氣相對濕度,氣溫節節攀升。在這種悶熱的天氣背景下,大氣也很不穩定。昨日隨著臺風深入內陸帶來雨水,廣東、福建等地的高溫天氣將出現明顯緩解。 ■ 釋疑 為何登陸臺灣后 臺風強度常被削弱? 中國天氣網數據顯示,縱觀過去70年的臺風大數據,8月登陸臺灣的臺風近九成會二次登陸華南沿海。 1949年至2018年大數據顯示,8月期間,首次登陸臺灣的臺風有39個,其中34個二次登陸華南沿海,占到87.2%。從二次登陸地點來看,多數“二手臺風”偏愛福建,有31個“二手臺風”選擇在福建“上岸”,占比高達91.2%;另外3個臺風則在廣東沿海和香港二次登陸。 “二手臺風”強度一般會被削減。從地理位置上看,由于臺灣位于福建的東側,這樣的地理條件使得臺灣成為一道天然屏障,臺風往往先登陸臺灣,再登福建等地。臺灣境內的中央山脈最高海拔接近4000米,臺風低空的環流遇到中央山脈,就像是馳騁的馬兒被絆了腿,地表摩擦導致臺風強度減弱。而且,在陸地上,臺風無法得到更溫暖的暖濕空氣供應,強度自然就會減弱。 為何登陸地點的雨反而沒有周邊大? 從“白鹿”昨日早上登陸福建的風雨實況來看,強降雨普遍出現在廣東南部沿海一帶。為何廣東的雨普遍比登陸點福建要大?影響也更嚴重? 據中國天氣網分析,臺風“白鹿”在福建二次登陸時,結構比較松散而且不對稱,北側對流弱于南側,主要雨區集中在南側。因此,廣東南部沿海的雨比登陸點要強。 回顧2010年臺風“凡比亞”,它從中部橫穿廣東內陸,給廣東大部帶來暴雨到大暴雨降水,茂名、陽江遭遇特大暴雨,導致嚴重的洪澇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失蹤的主要原因是特大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泥石流地質災害和其他次生災害。臺風“白鹿”的路徑跟“凡比亞”相似,粵北、粵東和珠三角市縣需加強防范。 預計今日,臺風影響基本結束,但南下冷空氣和暖濕氣流結合仍會給我國部分地區帶來較強降雨,預計,安徽北部、湖北東部、湖南西北部、貴州西南部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 背景 “海燕”重創菲律賓被除名 今年11號臺風“白鹿”的前世是有氣象記錄以來全球最強熱帶氣旋之一——2013年第30號臺風“海燕”。 “海燕”登陸菲律賓時,最大風速達到75米/秒,風力17級以上,超過了風力等級劃分的最高標準(61.2米/秒),與1983年第10號臺風“Forrest”和1990年第25號臺風“Mike”并列為1981年以來西北太平洋上最強臺風,因造成巨大傷亡和經濟損失被除名。2015年2月,在臺風委員會第47次屆會上,作為“海燕”名稱的提供國,中國提出用“白鹿”一名作為“海燕”的替補名。 截至今年8月23日,今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共有11個臺風生成,比多年同期平均(12.8個)偏少1.8個,已有3個臺風在我國登陸,比多年同期平均(4.0個)偏少1.0個。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