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9日,田力(右)和樓文妤夫婦在“龜園”合影。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80”后夫婦田力和樓文妤是大學同學,畢業后在杭州做了10年外貿生意。2017年,他們回到樓文妤老家諸暨市楓橋鎮永寧村,在父輩經營的農場上建起了一個“龜園”。“養寵物龜是我大學時的愛好,”田力說,“我想回到鄉村,把這個愛好變成事業?!苯涍^兩年的經營,兩口子已經在40畝的“龜園”里飼養了近30個品種的寵物龜,并進行一些龜類的繁育工作。通過線上直播銷售,“龜園”目前每天售出幾百只寵物龜,銷售額達2萬元。
現在,夫妻倆正在建設一個占地13.5畝的玻璃溫室,這將成為一個生態更完整的龜類觀光園。“我們希望有更多人,尤其青少年來這里了解動物、親近自然?!碧锪φf。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8月29日,工作人員在飼養池查看一只亞洲巨龜的健康狀況。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8月29日,田力(左)和樓文妤在飼養池查看一只大鱷龜的生長情況。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8月29日,田力(右)在網上直播平臺介紹寵物龜飼養要點。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8月29日,樓文妤(右一)和田力(左二)帶著前來參觀的兒童在玻璃溫室內認識陸龜。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8月29日,田力(右一)帶著前來參觀的兒童在玻璃溫室內喂陸龜。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8月29日,田力在孵化區向來參觀的兒童展示一只剛出殼的小龜。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8月29日,田力在產卵室查看一只正在產卵的黃喉水龜。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8月29日,田力(左)在指導工作人員清理龜池。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8月29日,田力在飼料區查看利用農場果蔬廢料培養的杜比亞蟑螂。作為爬行類、兩棲類和魚類的飼料,這種蟑螂可以賣到數百元一斤。 新華社記者翁忻旸 攝

8月29日,樓文妤(左二)和田力(左四)帶著前來參觀的兒童在玻璃溫室內認識陸龜。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