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全港逾70萬中小學生2日正式開學。今年暑假社會上發生了不少大事件,不少年輕人亦參與其中,或受不同程度影響。多位香港校長表明反對罷課,他們都希望孩子們能尊重彼此、理性思考,呼吁社會將孩子還給校園。 何文田 創知中學 黃晶榕校長 安全融洽零暴力 學校里沒有敵人 “香港很多學校的校長和老師都被過去3個月的社會問題困擾,大家都很擔心開學后可能要面對學生罷課、欺凌問題,還有不少學生的態度和價值觀被扭曲,不知該如何糾正。我和我們的老師就此想對同學們說:‘學校里沒有敵人!’面對爭議性的社會議題,希望孩子們能尊重差異、遠離暴力、遵守法紀、愛己愛人。當然,校方亦堅決反對罷課,我們真心不希望同學損失任何寶貴的學習時間。 近期的暴亂已讓我們學校和學生深受影響,例如這個暑假期間,不少學生都因集體訂購課本、訂購校服或暑假補課,回過學校。從師生對話中,感覺到學生們的情緒都很不穩定,害怕說了自己內心的想法就會被針對、被欺凌。學校本來有幾項課外活動,需要拍攝和錄音,但不少學生或家長都不想讓孩子參加,害怕曝光、出鏡后會受到不必要的壓力,所以部分活動最終只能取消。 最后,我希望社會人士能夠還學校安寧,把學生還給老師,還給家長,讓孩子們都能夠在一個安全與平靜的環境下,好好學習,健康成長。我也希望孩子們能多角度理解社會矛盾,遠離暴力,和同學融洽相處。只有這樣,學校才能正常運作。” 元朗 路德西門英才中學 簡加言校長 贊同多了解時事 謹記學習最重要 “我們會按照路德會‘反對罷課’的意見執行,學校運作一切如常,希望學生能保持平常心上學。我明白也贊同學生去了解和關心時事,這有助于社會公民和責任感的培養,但亦別太受時事困擾。作為學生,眼前最重要的事是學習,在開學時不妨抽時間預習新課本,想想有什么課外活動要參加等等。解鈴還須系鈴人,社會上的事,就交留給社會、政府去解決吧。 其次希望同學和老師相親相愛、彼此尊重,不要因同學的家庭背景、父母職業而產生偏見,甚至實施校園欺凌,營造和諧的校園環境對我們每個人都有好處。此外,有家長擔心孩子會否因暴動產生的交通堵塞而遲到,進而受罰,校方對特殊情況會酌情處理,不會記遲到,家長學生不必太過擔憂。” 將軍澳 匯知中學 張志文校長 老師以專業精神 用理性引導學生 “希望同學們回到學校能在安全、和平、有秩序的環境下,集中精力學習;如果同學想表達政治意見,學校會給予足夠的空間,但是希望同學們能理性地表達自己見解,有秩序地聽取別人的意見。另外,學校是學生集中精力學習的場所,對于有團體或學生提出罷課,我校堅決反對;若開學日遇到特殊交通狀況,我們亦會在遵守學校守則下彈性、通融地處理。希望老師們秉持教師專業精神,克盡教學職責,理性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平和、有秩序的環境下學習。” 小西灣 嶺南衡怡紀念中學 關國康副校長 返回平靜大家庭 讓學生遠離紛爭 “我希望同學如常上學,正常學習,無論社會有什么紛爭,學校都是‘屋企(家)’,經歷了數月的動蕩,希望學生回到一個平安的大家庭,回復到原本平靜的校園生活。為準備開學,前幾周老師已經回校準備,有些測驗和課程也已開啟。對于交通情況,當然擔心港鐵等交通狀況,所以提議同學們提早出門,對于遲到也會酌情處理。” 天水圍 順德聯誼總會翁佑中學 紀思輝校長 趁年輕打好基礎 學知識裝備自我 “好好趁年輕打好基礎,學好知識,不支持學生罷課。對于日常教學工作,老師們都已經準備好投入工作,暑期也有一些補課,希望可以回復正常的教學與學習。” 深水埗 陳樹渠紀念中學 招祥麒校長 同學情緒波動大 校方必提供協助 “近日社會出現很多矛盾,同學們或受影響,如今暑假已過,希望今天開學后同學都能平復心情,重新投入學業當中。可能有部分同學情緒波動較大,但學校已作好準備,同學如有需要可向學校尋求協助。有指政治團體在開學后發起罷課,甚至交通或受影響,數日前學校教職員會議已就開學日交通情況商議特別措施處理。此外,不少校長都曾就此有討論,皆表示會嚴陣以待,并有共識不會支持罷課。” 東涌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 許振隆校長 既定程序應萬變 開學升旗禮如常 “希望新學年開始,學生都能好好學習,明辨是非。學校始終是學習的地方,一切都按既定程序處理,無論是開學禮、升旗禮等均會如常進行。如果有學生試圖響應政治團體呼吁罷課,學校會依從教育局指引處理。” |
相關閱讀:
- [ 09-02]香港警方8月31日在港島西區拘捕8人 涉嫌藏有攻擊性武器
- [ 09-02]離港航班遭炸彈恐嚇 香港警方已介入調查
- [ 09-02]香港特區政府:警方會對1日暴力及違法行為果斷執法
- [ 09-02]香港激進示威者暴力妨礙機場交通 將國旗點燃焚燒
- [ 09-02]人民日報海外版:反暴力 撐警隊 護香港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