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9月3日電(記者 黃筱) 當前正值中小學開學季,新學期孩子作息時間調整、學習任務增加,加上秋季溫差變大,集體生活中人與人的接觸密切,常常容易發生傳染病疫情,專家提醒秋季需預防警惕四類傳染病。 杭州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秋季常見傳染病包括諾如病毒感染等腹瀉病、手足口病、登革熱和季節性流感。 秋季是腹瀉高發季節,其中80%以上是由諾如、輪狀病毒感染所致,學校中常見諾如病毒感染引發的聚集性疫情,癥狀以腹瀉、嘔吐為主。針對該類疾病的預防需加強飲食衛生,注意個人衛生,定期對餐具進行消毒,食品加工過程要注意生熟分開、食物及時低溫妥善保存,教室內同學發生嘔吐后,正確處置嘔吐物。 手足口病多發生于兒童,一般癥狀較輕,臨床表現主要是發熱,在手、足和口腔周圍會出現水皰,極少數患者可出現并發癥。秋季是手足口病發病高峰,集體單位容易發生聚集性疫情。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包括,盡量避免孩子與其他有發熱、出疹癥狀的兒童接觸,做好居家衛生清潔工作,孩子居住的房間要經常通風換氣。孩子的膳食營養要合理搭配,保證充足的休息,增強自身免疫力。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經媒介伊蚊叮咬吸血傳播的一種以發熱、皮疹、局部或全身疼痛等為主要癥狀的急性傳染病。2019年以來,包括東南亞、南美洲、非洲等均出現了登革熱的暴發流行。專家表示“沒積水,就沒蚊子”,蚊子靠水才能繁殖,學校、家庭應加強清潔工作,保持環境整潔,清除積水,消除蚊蟲滋生場所。 專家提醒開學前14天內前往東南亞、南美、非洲及國內廣東、云南、福建等地旅行的學生或教師,若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要及時就醫、并報告班主任或學校衛生老師。 流感可通過飛沫傳播,傳染性很強。除發熱、咳嗽、咽喉痛、畏寒等外,多伴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極度乏力等。多數人可以自愈,但少數重癥病例可因呼吸衰竭或多臟器衰竭死亡。發生重癥的高危人群主要為老年人、年幼兒童、孕產婦或有慢性基礎疾病者。校園里教室應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咳嗽、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捂住口鼻,避免飛沫傳播,經常徹底洗手;如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表現應戴上口罩、及時就醫,減少接觸他人,盡量居家休息,同時及時接種流感疫苗。 |
相關閱讀:
- [ 05-05]數據稱中國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發病率降至歷史最低
- [ 04-24]中國疾控中心:我國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發病降至歷史最低
- [ 03-04]【中國夢實踐者】王克榮:從事傳染病護理工作34年 為患者24小時開機
- [ 02-27]接種疫苗仍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方式
- [ 02-03]預防傳染病、防范意外發生……歡度佳節該注意哪些健康問題
- [ 01-25]2019年流感流行水平低于去年 傳染病疫情形勢總體平穩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