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乘車碼到ETC用戶競賽,支付巨頭在交通領域的“爭奪戰”持續升級 交通場景緣何成為支付行業的“香餑餑”? “現在辦理ETC,打九折,免費安裝”“ETC免費送,通行費95折”……今年下半年以來,全國ETC車載設備進入免費時代,各銀行機構和移動支付巨頭為了讓更多車主安裝ETC,使出了渾身解數,想在這場ETC用戶競賽中,搶得先機。 于此同時,移動支付巨頭近期還不約而同地披露最新乘車碼數據,在公交、地鐵系統加速推廣乘車碼。交通場景成為支付行業各方爭奪的新熱點。 支付巨頭“卡位”交通場景 自2017年以來,手機支付開始向交通領域延伸,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巨頭的“掌門人”紛紛出現在人們使用最為頻繁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為各自的支付業務代言。 2018年,阿里的支付寶、騰訊的微信、銀聯的云閃付等,又開始布局接入全國的地鐵、公交系統,推廣使用乘車碼。業界人士表示,移動支付巨頭的進入將在智能交通領域掀起一場新的大競賽。 今年1月21日,廣深城際鐵路宣布,自當日起不需要提前買票、忘帶身份證,都能刷支付寶付款碼直接乘車;騰訊乘車碼支持BRT、公交、地鐵、索道、輪渡等智慧交通移動支付場景。此外,京東支付以及各大銀行在交通出行領域均有布局。 近日,騰訊方面披露了最新的乘車碼數據,截至2019年7月,乘車碼用戶數已超過1億。目前已在全國28個省級行政區120多座城市完成布局。據了解,騰訊乘車碼于2017年7月30日首次上線廣州BRT快速公交,目前剛走過兩年。 而更早布局乘車碼的支付寶也于近日披露了最新乘車碼數據,目前支付寶乘車碼用戶已經突破2億人,覆蓋國內200多個城市。 今年5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印發了《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應用服務實施方案》,要求2019 年末全國ETC 用戶數量突破1.8 億。 該方案一出,各銀行機構的推廣手段,可謂花樣百出。騰訊、阿里等移動支付巨頭,也加入到瘋狂推廣ETC的戰爭中。在布局方面,支付寶方面與銀行機構合作,而騰訊則主要通過微信小程序——ETC助手開展。 業界人士坦言,在高速收費等智慧交通領域,還存在著巨大的藍海市場,支付巨頭乘政策的“東風”,展開新一輪的交通支付“卡位戰”,也在預料之中。 增加用戶黏度是目標 從乘車碼到ETC用戶競賽,支付巨頭布局交通場景為何如此熱心?在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看來,對于支付寶和微信等支付巨頭來說,乘車碼、ETC等交通場景使用頻繁,雖然利潤不高卻可以通過日常的支付行為培養用戶習慣,增加用戶黏度。 據了解,用戶黏度是指用戶對于品牌或產品的忠誠、信任與良性體驗等結合起來形成的依賴程度和再消費期望程度。而ETC推廣政策,正好給了支付巨頭們增加用戶黏度的機會。 據統計,截至6月26日,全國ETC發行累計完成8434.62萬,完成進度44.19%。這就意味著,下半年不到6個月的時間里,還有約9200萬臺車要裝ETC。 “近億增量的車主用戶,而ETC屬于日常剛性支付場景,用戶開通后若需更換綁卡方需注銷,所以用戶黏性較高,便成了支付機構激烈爭奪的市場。”易觀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認為,用戶轉化已經不是根本,對于支付巨頭而言,已經不需要增加用戶數量了,他們需要的是用戶黏度,提高用戶黏度的基礎就是場景的覆蓋,所以格外重視ETC以及乘車碼的使用。 “交通支付場景,具有用戶存量大,數據波動性小的特點,相關機構獲取相關數據后,可以經過分析來完善用戶畫像,提供更好的營銷方式。”重慶一資深金融從業者程海表示。 還有業界人士稱,移動支付機構和銀行爭奪ETC客戶只是一個開始,他們更為看重的是以ETC為入口背后更大的金融空間和服務空間。“ETC用戶這個群體既可能是優質高凈值客戶,又可能需要金融借貸服務,這對于拓展業務范圍很有幫助。” 從流量生意到B端突圍 “乘車碼只是做了一個支付的接入。移動支付只是開始,智慧交通則是下一步探索重點。” 騰訊乘車碼團隊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交通領域的支付“爭奪戰”持續升級,移動支付機構也從單純流量爭奪延伸到了B端競賽中。 據介紹,B端是面向商家、企業級提供服務產品,間接服務于用戶。在支付行業,隨著監管趨嚴、牌照收緊、備付金紅利逐漸消失,第三方支付正迎來競賽下半場,其中,交通領域被業界普遍認為是下半場競賽的“主賽場”。 除騰訊加緊布局智慧交通外,支付寶相關人士也曾透露,“乘車碼既是公交公司數字化創新的入口,也是我們拓展出行領域B端服務的起點。”該人士坦言,“我們很早就想清楚,如果只解決一個支付方式,用現金買卡或是掃碼乘車,跟行業伙伴只會是非常淺層次的合作關系。未來將與很多合作伙伴產生化學反應、拓展商業可能性。” 業界人士分析,對于交通場景來說,最常見的B端是公交和地鐵系統,更大方面還有鐵路系統。除真實場景中存在的交通應用外,圍繞著交通的上下游,還包括打車、租車、購車等,都屬于交通大生態體系。 “目前很多支付機構已經開始布局加油站和停車場景,包括與商場、停車場以及路面停車機構等進行合作。”程海告訴記者,隨著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投入到交通領域,單純依靠流量賺錢的模式已經難以持續,因此,他們想尋求更多、更深入的線下合作機會。 然而,支付企業們圍繞交通領域開展相應的B端突圍,并非順風順水,仍有諸多難點需要解決。有行業人士指出,與B端企業合作最難的是談判,另外,還有規則的互通,B端企業的商業規則、支付機構的商業規則,還要加上再監管和行業規則。在這些規則之下企業之間該如何找到利益共同點,又同時合理合法合規,這是比較難的一件事。 對此,中金支付相關負責人認為,未來支付機構之間的競爭是金融科技的競爭,更應該是人才的競爭。另外,支付企業應充分發揮和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不斷豐富和培育新的應用場景,提高服務客戶的能力,滿足市場個性化的支付需求。 黃仕強 |
相關閱讀:
- [ 09-02]寧夏銀川:居民可提取公積金支付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費用
- [ 08-30]《昆明市工資支付條例》9月起實施 欠薪單位最高罰10萬
- [ 08-29]支付寶賬戶安全險免費 這些情況下被盜可獲賠償
- [ 08-22]二季度中國銀行辦理非現金支付952.23萬億元
- [ 08-22]“暗網”販毒 比特幣支付——廈門警方偵破一起新型毒品案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