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河套灌區4日成功入選2019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這是繼寧夏引黃古灌區之后,我國黃河流域主干道上的又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河套灌區憑什么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它有哪些獨特之處?
9月4日無人機拍攝的河套灌區三道橋鎮農民向本地蔬菜加工廠排隊出售番茄。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灌溉工程遺產之“鏡”:可持續灌溉的典范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是生態水利工程的經典范例,研究挖掘其科技價值和歷史經驗,對當前灌區現代化建設發展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中國國家灌溉排水委員會副主席、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副司長倪文進說。 專家認為,河套灌區為多泥沙河流引水灌溉、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以及大型河流上無壩引水低影響開發模式,干旱區大型灌區鹽堿化防治、土地改良,提供了歷史經驗和借鑒。 同時,河套灌區堪稱可持續運營管理的典范。千百年來,河套灌區的灌溉工程體系、管理制度能夠隨著自然環境變遷、社會經濟、政治軍事發展而發展演變,加上開發強度合理、兼顧生態環境影響的工程體系規劃設計,使河套灌區能夠較好地延續發展,成為可持續灌溉的典型。 |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