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5日電 (楊雨奇 實習生 朱君) 為引導規范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健康發展,5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引導規范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 根據文件要求,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選用教育App應征求師生、家長意見,學校要求統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學生及家長收取任何費用、植入商業廣告和游戲。 近幾年,教育App快速發展、廣泛應用,對“互聯網教育”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5日,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介紹,據有關方面預測,2019年,在線教育用戶將超過2600億元,中小學在線用戶將達到8000萬人。 然而,在龐大的“互聯網教育”市場中,一些地方和學校卻出現了應用泛濫、平臺壟斷等現象;一些教育App存在有害信息傳播、廣告叢生等問題,給廣大師生帶來了困擾,增加了學生和家長的負擔。 為加強治理,上述《意見》從四個方面對教育類App的整治工作提出了實施意見。文件提出,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當制定教育移動應用的選用制度。選用應當充分尊重教職工、學生和家長的意見,并嚴格選用標準、控制數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負擔。確定選用的教育移動應用應當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進行備案。未經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集體決策選用的教育移動應用,不得要求學生使用。 此外,文件還提出,要進一步規范教育類App進校合作。學校要求統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學生及家長收取任何費用,不得植入商業廣告和游戲。同時,推薦使用的教育App要遵循自愿原則,不得與教學管理行為綁定,不得與學分、成績和評優掛鉤。 同時,在教育App市場準入層面上,《意見》提出要對教育App實施包容審慎監管,不設置準入許可,但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具體而言,《意見》要求,教育App需建立相關備案制度,根據“國家統一標準、各省分頭實施、企業屬地備案”的原則建立備案機制,為事中事后監管提供支撐。 同時,《意見》明確,要規范數據管理,嚴格控制數據采集使用范圍,嚴禁強迫用戶授權提供個人隱私信息。 而在選用教育App方面,《意見》也要求,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選用教育App應征求師生、家長意見,并經領導班子集體決策。要建立教育App的長效監管機制,要求教育、網信、電信、公安、等職能部門建立協同聯動的監管機制,共同規范教育App管理。同時,也要求教育行政部門將教育App規范管理納入督導、考核等工作中,建立選用退出、負面清單和黑名單制度,形成常態化的監管。 據了解,目前,多部門已組織開展了學習類App等移動應用程序專項整治行動,共計查處了“互動作業”等10余個違法違規平臺,下架了200余款嚴重危害青少年身健康的應用。(完) |
相關閱讀:
- [ 09-05]八部門:教育類APP使用未成年人信息應取得監護人授權
- [ 09-05]八部門專項整治學習類APP 下架200余款有害應用
- [ 09-04]工信部約談陌陌:對ZAO App數據安全問題自查整改
- [ 09-02]爆紅App霸王條款刺痛用戶神經 AI換臉考驗刷臉安全
- [ 08-28]網信辦:深入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