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鄭州9月6日電(記者 韓章云) 開始于1959年的二里頭遺址考古工作,距今已經60年,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后,這片古老的土地將通過一座全新的博物館展示自己悠久的歷史。 9月5日,在河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洛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飛透露,備受關注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將于今年十月中旬開館,博物館總建筑面積3萬多平方米。目前,博物館主體已經完工,布展完成,智慧化信息平臺正同步進場安裝調試。 二里頭遺址的發現,在新中國的考古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除了考古專家在這里發現了數個中國“最早”,二里頭文化的核心地位,最突出表現在作為王國核心的二里頭都邑的輝煌成就。 為集中展示夏都文化、二里頭遺址、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2017年6月,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在河南省偃師市翟鎮鎮奠基,占地面積約246畝,總建筑面積3萬多平方米,包括公共區域、業務區域、行政區域及早期中國研究中心四個部分,總投資約6.3億元。 王飛介紹說,目前,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主體已經完工,博物館所有的建筑施工、裝修和設備安裝工作全部完成,博物館布展、考古遺址公園及其周邊配套設施工作基本完成,博物館智慧化信息平臺同步進場安裝調試。 “今年10月中旬,博物館將正式對外開放。”王飛說,相信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的落成,一定能讓公眾更好地了解中華文明悠久歷史,提升國家文化影響力,增強文化自信,促進社會進步和文明發展。 除了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有著1500多年建都史的古都洛陽正在打造“博物館之都”。據統計,目前洛陽有各類博物館、紀念館74家,博物館總數和三級以上博物館數量均居河南全省第一。 隨著近幾年文博電視節目的火熱,到洛陽各大博物館“打卡”的游客數量也大幅攀升。據統計,2018年洛陽市各類博物館接待游客840萬人次,而今年的牡丹文化節期間,洛陽市各類博物館就接待游客90萬人次。 “這些博物館在保護文化遺產、弘揚河洛文明、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方便發揮了重要作用。”王飛表示,洛陽爭取到2020年建成并開放各類博物館100家,讓河洛大地上的文化遺產“活”起來。(完) |
相關閱讀:
- [ 09-03]“定遠艦”沉艦遺址在威海發現
- [ 09-02]威海灣甲午沉艦遺址一期調查基本確認“定遠艦”沉滅位置
- [ 09-02]1日正式啟用!良渚遺址入編《中國歷史》教科書
- [ 08-20]良渚遺址考古: 向世界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
- [ 08-19]內蒙古扎賚諾爾蘑菇山舊石器遺址取得4項考古新收獲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