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2019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在北京揭曉。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邵峰榮獲“生命科學”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貽芳、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教授陸錦標獲“物質科學”獎, 清華大學、山東大學教授王小云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邵峰獲獎評語為:表彰他發現人體細胞內對病原菌內毒素LPS炎癥反應的受體和執行蛋白。 王貽芳、陸錦標獲獎評語為:實驗發現第三種中微子震蕩模式,為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研究,特別是解釋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不對稱性提供了可能。 王小云獲獎評語為:獎勵她在密碼學中的開創性貢獻,她的創新性密碼分析方式揭示了被廣泛使用的密碼哈希函數的弱點,促使了新一代密碼哈希函數標準。同時,王小云也是未來科學大獎首位女性得主。 未來科學大獎設立于2016年1月17日,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等三大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元。未來科學大獎借鑒了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等國際知名科學獎項的經驗,同時也做了創新。比如,在捐贈模式上,其他獎項多由一個家族或個人捐贈,未來科學大獎每項獎項由4位捐贈人共同捐贈。 未來科學大獎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獎勵為大中華區科學發展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不限國籍)。獎項以定向邀約方式提名,并由優秀科學家組成科學委員會專業評審,秉持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則,保持評獎的獨立性。 今年是未來科學大獎的第4個年頭,此前已3次評獎,有12人獲獎,分別是—— 生命科學獎:盧煜明(2016年)、施一公(2017年),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2018年); 物質科學獎:薛其坤(2016年)、潘建偉(2017年)、馬大為、周其林、馮小明(2018年)。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許晨陽(2017年)、林本堅(2018年)。 |
相關閱讀:
- [ 09-06]福清宏路街道石門村為優秀學生發放獎學金
- [ 09-05]建新鎮圓滿完成2019年度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工作
- [ 09-05]全國唯一、福建驕傲!于偉國唐登杰會見第47屆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李紅
- [ 09-05]第三屆海外華裔中小學生“印象·福州”大賽獎項設置
- [ 09-05]于偉國唐登杰會見福建省第47屆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李紅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