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8日電(記者 上官云)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也是干支歷申月的結束以及酉月的起點。此時,炎熱的夏季逐漸退場,陣陣涼風帶來更多秋天的氣息。在飲食上,人們會釀“白露米酒”,也會吃番薯、“十樣白”等等。為了應對天氣變化,吃秋梨潤燥、喝粥養胃成為不錯的選擇。 白露到來意味天氣轉涼 白露一般在公歷每年9月7日到9日,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它也是9月的第一個節氣。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以七十二候分屬于二十四氣,各自解釋了它們的由來、物候表現。 其中,對白露記載如下:“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白露到來后,時間一般已經進入農歷八月,早晨,地樹葉、花瓣上往往會出現露珠,因此得名。 在古人的觀念中,習慣于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所以用“白”形容秋露。從這里也能看出,白露實際意味著天氣已經轉涼。白天的溫度雖仍可能超過三十度,但低溫已經降低了不少。 俗話說:“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時仍會很熱,每天都得準備一盆水洗澡降溫;但到了白露就不能赤膊露體,免得著涼。 秋高氣爽,適宜出游 白露到來后,中國北方地區降水明顯減少,空氣干燥,所謂“秋高氣爽”。此時農事活動繁忙,有諺語說:“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表示白露前后若有露,晚稻將有好收成。 節令至此,天氣比盛夏涼爽得多,丹桂飄香,正是出門旅行、觀賞美景的好時節。 此外,南方某些地區還有在白露釀酒的習俗。據說資興興寧、三都、蓼江一帶就會在白露前后釀酒,還經常用來招待客人。這種酒酒性溫熱,帶著一絲甜味,叫做“白露米酒”。 白露米酒的釀制方法十分獨特。取水、選定節氣都要有講究,然后要先釀制白酒(俗稱“土燒”)與糯米糟酒,再按1:3的比例,將白酒倒入糟酒里,裝壇待喝。 飲食有講究:吃秋梨潤燥 喝粥養胃 時間行至白露,秋天“干燥”的氣候特點更加明顯。中醫稱之為“秋燥”,如果不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很多人容易出現口干、咽干、皮膚干等癥狀。 為適應天氣變化,溫補、潤肺的食物成為受歡迎的食品。在南方一些地區,人們于白露前后采集“十樣白”,以煨烏骨白毛雞,認為食后可滋補身體。這“十樣白”,一般是10種名稱帶“白”字的草藥,表示和“白露”字面上的對應。 有些地方,人們認為白露吃番薯的話,之后全年吃番薯絲和番薯絲飯后都不會發胃酸,故舊時農家習慣在白露節吃番薯。 在北京,到了白露前后,人們往往也會根據天氣調整飲食,比如多吃面食、烙點蔥花餅等等。有些還會吃燒烤涮肉,看上去有點“入秋”的意思。 “如果想溫補的話,可以吃鴨肉;潤肺去燥,則可以吃點應季的秋梨、葡萄,柚子等等,同時注意多吃蔬菜。”民俗專家王娟說,脾胃虛弱的人則可以喝一點粥來養胃,“菊花茶也是‘敗火’的一個不錯選擇”。(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