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70年)四川累計建立95個保護地用于保護大熊貓 中新社成都9月9日電 (記者 賀劭清) 記者9日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第四場新聞發布會獲悉,新中國成立70年來,四川在大熊貓分布區建成各類保護地95個,其中大熊貓自然保護區46個。超過70%的野生大熊貓和60%的大熊貓棲息地被各類保護地保護起來。 據了解,四川是中國大熊貓的主要分布區,也是保護大熊貓、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完整性的重要區域,大熊貓棲息地面積、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人工圈養大熊貓數量均為全國第一。 上世紀50年代,中國官方就發布了相關規定,要求各地妥為保護珍貴化石及稀有生物,嚴禁任意采捕大熊貓。上世紀60年代,中國國務院又發出嚴禁捕獵大熊貓、東北虎等56種珍稀或特產動物的指示。 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包建華回憶,1963年四川建立了汶川縣臥龍、南坪縣(九寨溝)白河等第一批保護大熊貓及其森林生態系統的自然保護區。上世紀70年代,中國第一次大熊貓調查,開啟了四川建立自然保護區、規范保護大熊貓及其它珍稀野生動植物的歷程。 “改革開放后,四川加強大熊貓的科學研究,推進遷地保護,開展大熊貓廊道建設和大熊貓野化放歸工作。”包建華介紹,目前四川已先后放歸大熊貓13只,同時還結合災后重建、植被恢復、棲息地恢復等項目,持續開展泥巴山、黃土梁、土地嶺、拖烏山等大熊貓走廊帶建設,提高了大熊貓廊道的連通性。 中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數據顯示,四川大熊貓棲息地面積202.7萬公頃,約占全國大熊貓棲息地總面積的78.7%。同時,四川的野生大熊貓數量從上世紀80年代的909只恢復到1387只,增長52.6%。 目前四川正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四川將堅持以保護大熊貓棲息地原真性、完整性為核心目標,真正‘把最應該保護的地方保護起來’。”包建華表示,四川將加快大熊貓相關科研機構建設,加強與全球知名研究機構、國際組織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建設四川大熊貓生態科技園區。(完) |
相關閱讀:
- [ 08-24]世界現存最年長大熊貓迎來37歲生日
- [ 08-19]大熊貓兄弟的“生日派對”
- [ 07-17]四川聚焦大熊貓保護 推進“四個保護”戰略
- [ 07-17]重慶動物園兩只大熊貓同日誕下雙胞胎
- [ 07-07]中國攝影師在泰國舉辦大熊貓攝影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