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9月12日電(記者 王玨玢) 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與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合作,新發現一種生活在5億年前的古生物。這種名為胖女獵手莫里森蟲(Mollisonia plenovenatrix)的新物種,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螯肢類節肢動物。這項研究,將螯肢動物的起源時間,前推了大約3000萬年。 相關發現于北京時間12日發表在世界頂級科學期刊《自然》上。 螯肢動物是包括蝎子、蜘蛛、蜱螨、鱟等超過11.5萬個物種在內的一類龐大節肢動物類群。它們的口部前方長有一對小型取食用的鉗狀附肢,稱為“螯肢”。生物學界以此將這類節肢動物命名為螯肢動物。 此次發現的胖女獵手莫里森蟲,體長約2.5厘米。盡管只有拇指大小,但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一種“兇猛”的捕食動物。它的頭部有一雙橢球型大眼睛,口部前方有一對典型的螯肢和多對附肢,這使得胖女獵手莫里森蟲能夠擊殺、夾持和切碎獵物。它的頭部還有三對步行足,身體后部的附肢上具有三片鰓一樣的構造,科研人員根據這些結構判斷,胖女獵手莫里森蟲很可能生活在5億年前的海底。 參與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法國籍博士后塞德里克·阿里亞(Cedric Aria)說,從形態上看,胖女獵手莫里森蟲已經很接近現代螯肢動物。因此,螯肢動物真正起源的時間很可能更早,甚至在著名的“寒武紀大爆發”早期就已經出現。越來越多的化石證據表明,在生命演化早期,動物的起源和爆發式發展,可能比此前設想的更加迅速和激烈。 |
相關閱讀:
- [ 09-09]中國巨變下科學家的創新之路
- [ 09-09]中國科學家首次探明類星體“燃料供應”之謎
- [ 09-09]借鑒折紙術 中國科學家實現最小尺寸石墨烯折疊
- [ 09-06]中國科學家實現石墨烯納米結構原子級精準可控折疊
- [ 09-05]中外科學家首次在1.5億公里距離間檢驗量子現象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