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冬奧會申辦成功令國人振奮。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這背后是來自氣象科學數據的強大支撐。 “北京和張家口的氣象條件是否適合舉辦冬奧會,如氣溫、降水、積雪,以及運動員關注的霧霾等大氣污染狀況等,是其申辦成功與否的關鍵。這些都需要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的基礎數據進行支持。”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主任張強說。 張強介紹,針對冬奧申辦委員會的需求,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在收集和整合歷屆冬奧會舉辦城市和北京地區氣象數據的基礎上,對資料進行質量評估和統計加工,為冬奧會申辦氣象保障服務提供了數據支持。 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是由科技部、財政部共同支持組建,中國氣象局主管,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作為依托單位的國家級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該中心通過系統收集覆蓋中國和全球范圍的觀測數據和數據加工產品,在促進行業協同發展、提升企業效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已累計用戶突破27萬,訪問量超過4.5億人次,給企業帶來的直接或間接效益超過13.7億元。 服務國家頂層設計 2018年6月5日,風云二號H星成功發射。在軌測試完成后,風云二號H星的定點位置將由原定的東經86.5度更改為東經79度。 “別小看那小小的改動,其服務范圍將大大擴大。”張強介紹說,不僅能獲得我國天氣系統上游地區的“大氣密碼”,還將覆蓋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為當地氣象預報、防災減災提供支撐。 事實上,在更早之前,在科技部基礎司和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的指導下,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就開辟了“一帶一路”氣象專題服務板塊,主要提供“一帶一路”國家主要城市的實時天氣狀況、氣候背景和災害信息服務,為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防災減災、交通運輸和旅游等提供專業的氣象服務。同時,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還對“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和地區的各類氣象資料收集的時效性、穩定性進行了分析評估,確保該區域氣象資料的時效性和完整性。 效果有目共睹。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通過開展“一帶一路”專題服務,滿足了沿線國家人民生活和社會發展方面的氣象服務需求,加強并推動了沿線國家氣象數據的共享與人才培養,提升了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在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服務生態文明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助力行業深度發展 航班延誤,是國內航空業的頑疾。有數字顯示,我國的航班準點率只有不足75%,乘客滯留機場、與航空公司沖突等現象屢見報端。2016年,天氣因素造成的航班延誤比例占到了56%,已經成為影響航班正常的主要原因。 張強表示,為減少天氣因素對飛機飛行安全、航班延誤等影響,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同航空部門合作,結合機場、航空線路以及航空安全管理等民航業務對氣象觀測數據、氣象預報數據產品的需求,提供了多種類的地面、高空、數值預報與服務產品的加工與實時數據傳輸服務。2016年以來,南方航空公司根據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提供的航空氣象專題服務產品,結合航空業務運行數據,建立了我國首個增強型氣象情報系統,為南航的航班實際運行決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氣象情報信息支持。 為推進氣象數據跨行業服務和深層次應用,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建立了一套“團隊 制度技術”的運維保障體系,7×24小時保障系統運行和監控運維,及時有效為行業提供專業的氣象數據深加工和產品制作。“未來,國家氣象科學數據中心將繼續在科技部基礎司和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的指導下,基于‘權威、開放、共贏’的理念,擴大資源收集的種類和范圍,進一步提供共享服務能力,促進對科技攻關科學數據的分析挖掘,提升氣象大數據資源服務內涵。”張強強調。(記者付麗麗)?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