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12日電(徐晨) 由中國法學會消法研究會主辦的第三屆3·15汽車消費論壇11日在北京舉行。車質網在會上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車內空氣質量問題已經進入了汽車消費者投訴問題前10位,預測2019年車內空氣質量問題投訴量將創歷史新高。 國家室內車內環境及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宋廣生在會上表示,目前中國的汽車污染問題已經從粗制低端汽車的污染問題轉為了高端豪華車的車內污染問題,“近年來汽車行業尤其是高端汽車對輕質汽車的追求,致使制造過程中金屬材料的用量減少,從而大量使用皮革等非金屬材料以及瀝青阻尼片等隔音減震材料,致使汽車內部污染問題突出。” 報告顯示,隨著消費者日益重視車內空氣質量問題,此類問題的投訴量也處于高增長狀態。目前,車內空氣質量問題已經進入了汽車消費者投訴問題TOP10,2013年僅有178起車內空氣質量問題投訴,而近三年每年的車內異味問題投訴量均在1600起以上,其中2016年達到峰值2153起。 據介紹,A車型(緊湊型轎車)、B車型(中型車)兩種車型是車內空氣質量投訴集中的車型,占比達到了整個投訴車型的40%以上,其深層原因是企業設計和降本追求。 報告指出,近幾年隨著主機廠逐漸重視改善車內空氣質量、空氣質量品控水平提高,車內空氣質量有所改善,相對應的投訴量增速減緩,但是2019年車內污染投訴量出現回升趨勢,預測全車內空氣質量投訴量將創造歷史新高。 中國自2004年起便開展中國車內空氣質量管控工作,并出臺了推薦性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 車質網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中國的車內空氣質量的測試條件和方法是最為嚴格的,但是也存在改進空間。“相關檢測價格昂貴,消費者自行委托相關鑒定機構進行檢測的成本高,因此車內質量問題出現時消費者維權難度較大,這一方面還有待于改進。” 中國消費者協會法律與理論研究部主任陳劍表示,目前部分汽車廠家設計存在漏洞、新材料品控缺少評估標準,是車內污染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盡快出臺車內空氣質量的“強制性標準”將推動解決車內污染問題。(完) |
相關閱讀:
- [ 09-04]生態環境部:機動車等移動源污染成大氣污染重要來源
- [ 09-03]浙江臺州市推進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
- [ 08-30]最高檢:清理污染非法占用黃河河道1937公里
- [ 08-25]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大污染變身“大寶藏”:治理畜禽糞污,他們這樣干!
- [ 08-12]生態環境部通報點名青海欣固公司:違法投運污染嚴重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