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骨頭的盧老師:科普古生物必須要酷 骨骼、標本、化石、VR設備、各種各樣的動物模型……這里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下簡稱古脊椎所)副研究員盧靜的辦公室。這里面積不大,但每個角落都有驚喜,像個微型博物館。這位川妹子笑著對科技日報記者說:“男孩子會比較喜歡我的辦公室。” 辦公室一角,一只雞的骨骼模型是新晉“網紅”。不久前,盧靜在抖音上注冊了賬號“玩骨頭的盧老師”,在她上傳的視頻中,她把吃完的黃燜雞骨頭拼起來、把吃完的胖頭魚骨頭拼起來……邊吃邊“抖”知識,盧靜覺得這事好玩兒,網友也覺得這事有意思。雖然這個賬號目前只更新了19條動態,卻已積累20多萬粉絲。 做科普是出于責任感 “科學家都比較羞澀,喜歡安安靜靜地做自己的事,最開始我其實也不愿出鏡錄視頻。”盧靜說。 盧靜的每個抖音視頻只有短短幾十秒,拍攝和剪輯卻需要好幾個小時。第一次錄視頻時,為把吃完的胖頭魚骨頭拼起來,從下午5點半一直忙到晚上10點半。“有兩塊骨頭怎么都找不到,有句臺詞重復說了20遍,當時我非常崩潰。”她說。 令她感到欣慰的是,視頻推出后很快就獲得10多萬點贊。“更有意思的是,網友開始關注身邊的各種骨頭,并@我,問我是什么。”盧靜笑道,用好玩兒的形式傳播科學,你會發現科學不無聊,反而很奇妙。 有兩期視頻,盧靜非常滿意,但最終未能順利推出,她非常遺憾,但她說:“做任何事都難免會遇到不順,但要相信,辦法總比問題多。” 盧靜之所以對科普抱有熱情,主要是出于責任感。“我覺得科學家有責任做科普。如果科學家遇到謠言,就該站出來說話;如果想把好東西帶給公眾,就要付出精力和時間。”她說。 “實際上,我國的古生物研究如今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但在科普這塊兒,相比西方發達國家,我們還落后很多。”盧靜說。 享受釋放天性的感覺 “網紅”盧靜在鏡頭下幾乎是素面朝天。她爽朗地笑道:“我還特意收拾了一下自己呢。” 古脊椎所的新辦公樓位于北京市西城區首建金融中心9層,在這棟樓上班的人大都西裝革履,這些搞金融的人常常好奇:“為什么9樓的人總拎著大行李箱,身上還臟兮兮的?”搞古生物研究要去野外考察,大家都穿得很隨意。“我并不覺得這樣很尷尬,反而覺得很酷。”盧靜說,她享受這種釋放天性自由自在的感覺。 這種天性或許與她父親有關。父親曾對盧靜說:“你不用叫我‘爸爸’,直接叫我的名字。”兒時的手風琴老師是把“酷”植入盧靜人生的人。“第一堂課,他就告訴我要打破傳統。沒想到的是,我很快適應了這種授課方式。”她說。 盧靜讀高中時,可可西里藏羚羊慘遭屠殺的事件被搬上熒幕。看過影片,深受觸動的盧靜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去保護野生動物。父母原本希望她學樂器或成為一名主持人。但陰差陽錯盧靜高中畢業后進了四川師范學院(現西華師范大學)生物系,后考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參會前一口氣投出6篇論文 做科普要花時間和精力,盧靜也擔心拍抖音會被看成不務正業。“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擠時間。”她說,“我現在每天經常工作14個小時以上,沒有周末。” 盧靜主要研究4.2億年前至3.6億年前的古魚類演化。不久前,第15屆早期脊椎動物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云南曲靖召開。大會召開前的一段時間,她爭分奪秒寫文章,一口氣投出去6篇論文,現已有4篇被正式接收。 盧靜最喜歡的,是珍稀的古老魚類——拉蒂邁魚。她在書架上貼了一張動漫《龍珠》的內頁,畫面是悟空和一條大魚。“小時候讀這本漫畫時,我就對這條魚印象很深,幾十年后才知道原來這就是拉蒂邁魚。”她說。 人類的祖先曾是魚,但許多人不了解這段歷史。“知道我們從何而來,將有益于了解我們未來向何處去。”盧靜說,在脊椎動物演化的歷史長河中,人類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環,“我們不是萬物主宰,而是大自然中的一員”。 實習記者 代小佩 |
相關閱讀:
- [ 05-17]570余塊中生代古生物化石在遼寧朝陽展出
- [ 04-11]甕安叫停古生物群化石核心產地和經典地質剖面采礦
- [ 02-22]中國重點保護四川自貢等38個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
- [ 09-04]甘肅臨夏古生物化石得到保護 已征集到3萬多件標本
- [ 08-02]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展示“萬卷書”化石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