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五級颶風“多里安”重創加勒比島國巴哈馬已過去十多天,災區救援恢復工作持續進行。 記者14日抵達巴哈馬首都拿騷,這里風平浪靜,游客依舊,幾乎不見颶風肆虐留下的痕跡。當地人告訴記者,此次颶風未對拿騷造成重大損失,但北部重災區“情況太糟糕了”。 “多里安”是迄今襲擊巴哈馬威力最大的颶風之一。本月1日深夜至2日凌晨,“多里安”登陸大阿巴科島、大巴哈馬島等北部地區,盤旋30多個小時后才離開,造成當地至少50人死亡、1000多人失聯。目前,災區仍處于緊急狀態。 社交媒體發布的一些視頻和照片顯示,颶風掀飛屋頂、吹翻汽車、刮倒樹木,留下一片廢墟。颶風過后,5000余名受災人員被轉移到首都拿騷。 15日下午,記者來到拿騷東部一處由社區活動中心改造成的災民安置點,這座二層樓建筑是拿騷最早設立的幾處安置點之一。 午飯過后,30余名災民正在一樓或屋外休息。成年人大多神情平靜卻掩飾不住疲憊與傷感,尚未懂事的孩子們則活潑一些,但不吵鬧。 記者來到二樓一間工作人員辦公室,看到一些生活物資整齊擺放在墻邊。工作人員介紹,這是安置點接收到的部分捐贈物品,正按需求有序發放給災民。在辦公室一側,是一間整潔寬敞的醫務室,各類藥品擺放在收納架上,一目了然。 據工作人員介紹,該安置點最多曾容納240多名災民,其中一半如今已離開這里,或去親戚朋友家借住,或回到周邊的原籍國家。安置點規定,災民白天可自由活動,但應在晚上10點前返回,“我們所做的,就是讓災民生活盡快恢復正常”。 “房子沒了,車沒了,工作沒了,什么也沒了。”已在巴哈馬生活了20余年的海地人弗朗西斯庫斯·尤尼烏斯告訴記者,一周前,“一無所有”的他從大阿巴科島乘船九小時來到首都,這里有吃有住,也交上了新朋友,但心里總是空蕩蕩的。 “我的家人都在海地,我現在想盡快回家,”他說,他需要攢錢購買一張機票,“回到海地,我就可以繼續生活了。” 蘇克塞斯·延在樹蔭下坐著聽音樂,身邊坐著他的妻子,膝上是六個月大的孩子。延告訴記者,他的一個表姐在颶風中遇難,幾個朋友至今失聯。“這一切都很難,可生活總得繼續。”延說,自己是建筑工人,希望盡快找到一份工作,在首都定居下來。 再過兩天就是延的38歲生日。“往年我總是跟朋友一起慶祝的,可今年我需要工作來照顧妻子和孩子,然后,就讓生活繼續吧。”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