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7日電 綜合報道,沙特阿拉伯產油設施14日遭攻擊,導致全球產油量頓時減少5%,油價應聲創下波斯灣戰爭以來單日最大漲幅。知情人士透露,沙特產油恢復正常所需時間,恐比原先預估更久。 【特朗普:想要避免同伊朗戰爭】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2座產油設施14日遭到攻擊,全球最大原油處理廠因此受損。聽取過關于沙特阿美業務簡報的2名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沙國石油生產工作可能得費時數個月才能恢復正常,而非早前評估暗示的數周。 油價16日一度飆漲高達19%,創下1991年波斯灣戰爭以來最大單日漲幅紀錄。隨后因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釋出美國戰備儲油,加上全球產油國紛紛表示,有充足儲油可填補供應短缺,油價自高點回落。 繼15日暗示可能會發起潛在的軍事回擊后,特朗普16日再次發推特,升級了對伊朗的言論攻擊。不過,他當天下午表示,想要避免同伊朗發生戰爭。特朗普依然沒有直接指明伊朗就是襲擊發起者,只是稱伊朗“很有可能”在攻擊的幕后,表示在有確切的結果后會公布。 【美伊緊張關系再升級】 伊朗方面否認參與襲擊事件。伊朗總統魯哈尼16日表示,打擊是由“也門人民”發起的,這次襲擊是針對沙特領導的軍事聯盟在也門發起多年戰爭襲擊的回擊。 而胡塞武裝分子則聲稱對襲擊負責,并威脅對沙特的進一步打擊。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穆薩維16日表示,伊朗沒打算讓魯哈尼于即將召開的聯合國大會期間與特朗普會晤。 報道稱,日益升高的美伊緊張看似出現可能和緩的跡象,卻因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設施遇襲而蒙上陰影。盡管美方沒有排除聯大期間雙方領導人會面的可能性,但隨著伊朗16日表明魯哈尼無意會晤特朗普,這樣的可能似已化為泡影。 【釋石油儲備恐有反效果】 全球最大石油數據供應機構“聯合組織數據倡議”的數據顯示,目前沙特在當地、埃及、日本及荷蘭保有約20億桶石油儲備,相當于27日供應量,但沙特官員擔心如果釋放儲備,或會令投資者更擔心供應前景,造成反效果,令油價進一步被推高。 美國能源部表示,已準備好在必要時動用戰略儲備,減輕石油市場混亂造成的影響,包括會與國際能源署合作,需要時由全球合作采取行動應對。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若原油供應進一步惡化,會考慮動用戰略儲備,但暫時預計短期內沙特石油供應不受影響。 襲擊不但影響石油供應,亦令投資者擔心中東緊張局勢進一步升溫,刺激資金流入避險資產。現貨金16日升1.27%,每盎司報1507美元,白銀現貨升2.96%,報每盎司17.94美元。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