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散散步逛逛小賣部”到“踢球舞拳玩競技”——體育課之變折射社會變遷
2019-10-07 17:14:52??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銀川10月7日電 題:從“散散步逛逛小賣部”到“踢球舞拳玩競技”——體育課之變折射社會變遷 新華社記者何晨陽 “我小學時的體育課,基本就是散散步、順便逛趟小賣部,現在大不一樣了,體育課課程設置跟頻次有了顯著變化。”33歲的劉雄說。在7歲的孩子讀小學一年級后,他深切地感受到體育課的變化之大。 在劉雄的記憶中,小學時的體育課基本是上課整隊后做做熱身運動然后解散,男生散散步、女生逛逛小賣部,體育課基本是戶外自由活動課。 27歲的寧夏長慶小學體育教師劉曉源2016年從寧夏大學體育教育專業畢業時,也沒想到體育如今在小學會這么受重視。 “現在每個班每周有3節體育課,體育老師要提前一周備課。田徑、籃球、排球、足球、體操等運動,學生在體育課上都能接觸到。”劉曉源說。 “除了體育課,學校還開展了單獨的籃球、足球拓展課,孩子融入運動的機會也多了。”劉雄說,他孩子在幼兒園時就接觸了籃球,原地拍球能拍一百多次。 劉曉源算了一筆細賬:現在每節體育課,上課后先整隊、做熱身,著重對運動技能的傳授和運動愛好的培育,課程更加系統、科學,比如投籃主要鍛煉上肢運動,那么在下課前,也會做一些鍛煉腰腹肌的運動,有助于身體得到全方位鍛煉。現在,從前那種“放羊”式的自由活動時間不會超過5分鐘。 課程更緊湊、技術含量更高的體育課,同越來越多學生家長的高期待值不謀而合。一些受訪者表示,之前一些家長生怕孩子在校園發生磕碰,導致學校不得不取消一些競技性較強的體育課運動項目;現在,社會和家長都更加寬容,認為“小磕小碰不算事”的家長逐漸多起來,操場上參與4×100米接力、1500米長跑等運動項目的孩子越來越多。 不少孩子還開始上一些體育“課外班”。“以前大家只看重文化課分數,現在也注重培養孩子的運動特長。參與課外運動項目,孩子的朋友圈擴大了,性格也更加開朗。”劉雄說,他孩子周末就上了一個籃球班。 家長和社會觀念轉變的背后,是全社會對體育的重視。一些資深運動愛好者表示,自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15分鐘健身圈”逐漸涌現,經常參加運動的人口比例大幅提升。近年來,逐漸融入人們生活的體育,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足球、太極拳、田徑項目基本成為一些學校體育課的標配,踢球舞拳玩田徑的背后,看似是體育課的小變化,其實卻蘊含著時代的大進步。”劉曉源說,球類運動在校園里廣泛開展,社會上逐漸形成一種以運動為時尚的新觀念,各界對全民健身從孩子抓起正在形成共識,學生家長、學校校長等關鍵群體更加認識到體育運動和體育課的重要性,從愛運動到懂運動的理念升級正在持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