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巍山回應“古樓城門改名”爭議:即日恢復“拱辰門”字樣
2019-10-10 07:22:36??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云南巍山回應“古樓城門改名”爭議:即日恢復“拱辰門”字樣 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古城標志性建筑、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拱辰樓“拱辰門”牌匾被改為“巍山”一事在當地引發輿論爭議數日后,官方正式回應稱,將恢復“拱辰門”字樣。 10月9日晚,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名城巍山 發布了《關于恢復拱辰樓“拱辰門”字樣設置的情況通報》(以下簡稱《情況通報》)。該《情況通報》)落款為“巍山縣文化和旅游局”。 《情況通報》稱,為做好拱辰樓修復重建后續工作,巍山縣文旅局于2019年9月實施了拱辰樓柱子地仗等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工作不夠細致、意見征求面不夠廣泛,在聽取意見建議不充分的情況下,將拱辰樓北面城門“拱辰門”字樣更換設置為“巍山”字樣,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熱議。 巍山縣委、縣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及時召開專題會議進行了研究。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縣文旅局及時召開相關會議、廣泛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根據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決定即日(10月9日——編者注)起,原貌恢復拱辰樓北面城門“拱辰門”字樣的設置。 巍山縣文旅局在《情況通報》最后表示:衷心感謝社會各界對拱辰樓修復工作的關心關注支持,幫助我們及時糾偏。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更廣泛地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更好地做好各項工作。 此前,巍山縣文旅局曾在10月3日通過@名城巍山 發布《關于拱辰樓“巍山”字樣設置的說明》,針對改名一事解釋稱:因拱辰樓城門洞北面原設置的“拱辰門”字樣為1996年維修拱辰樓時設置,非文物本體,為進一步將巍山豐厚的文化遺產資源轉化為旅游資源,助力巍山經濟社會大發展,經縣文化和旅游局牽頭組織召開各相關部門及社會各界人士意見征求會,形成了拱辰樓城門洞北面原設置“拱辰門”位置更換為設置“巍山”字樣的意見,并報請縣政府同意后實施。 對此,云南省新聞門戶網站“云南網”在10月8日刊發的《“拱辰門”改“巍山”?文物豈能隨意變臉》評論文章中,反駁了巍山縣文旅局的前述解釋。 文章稱,“巍山縣官方通報中回應稱,原‘拱辰門’字樣為1996年維修拱辰樓時設置,‘非文物本體’,這一說法顯然站不住腳,有挑戰公眾常識認知之嫌;至于說‘為進一步將巍山豐厚的文化遺產資源轉化為旅游資源,助力巍山經濟社會大發展’更顯得牽強,難道沿襲使用‘拱辰門’會影響轉化、妨礙旅游經濟發展?相反地,太過隨意的改名甚或‘變臉’,倒難免會使之黯然失色,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文章稱,“眾所周知,歷史文化遺產往往承載著特殊的歷史記憶,蘊藏著特定的文化意涵,寄予著特別的鄉愁鄉情,隨意修改不僅可能造成人為的文化斷層,不利于歷史、文化價值的挖掘與傳承,而且也會給公眾帶來違和感,削弱其史學價值、文化價值和觀賞價值,這也正是近些年來個別地方更改景區、古跡名稱等做法屢遭質疑的要害所在。拍腦袋、想當然地亂改名乃至借保護、發展之名行破壞之實的文保亂象該終結了!” 此外,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平臺給云南省省長阮成發寫了封題為《大理巍山給600多年老文物取新名字實在不可取》的公開信,建議糾正此次“改名”。 該公開信提出:省級重點文物單位巍山拱辰樓存在了600多年,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明文名稱,也蘊藏著代代巍山老百姓深厚的情感……根據歷史和常識判斷,“拱辰門”三字是有根據的;而“巍山”建縣是1954-1956年間,此前巍山一直叫“蒙化”,如果“拱辰門”非文物本體,難道新題的“巍山”就是文物本體?” 據公開資料,巍山拱辰樓系明代蒙化府北門城樓,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先后六次修繕,始終秉持明代建筑風格特點。1993年11月,拱辰樓被云南省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拱辰樓建筑用料粗大,無斗拱及雕飾,上層四周使用檐柱懸空立于下層梁架的做法,使得上層面寬加大,加之屋面起山甚小,四翼角出檐長,反翹小,使得整個建筑古樸雄偉,簡練渾厚,是歷史文化名城巍山的標志建筑。 云南網相關報道顯示,2015年1月初,拱辰樓突發火災,基座上方已有600年歷史的木質建筑全部被燒毀,隨后當地進行了恢復重建,于是也就有了現在的名稱之變。 |
相關閱讀:
- [10-10] 炒鞋只會“炒煳” 價格回歸理性是必然
- [10-10] 抄襲剽竊、違反科技倫理規范等被列入科研失信行為
- [10-10] 人臉識別進校園引發爭議 對“人工智能+教育”應審慎
- [10-10] 分分鐘刷出“10萬+” 僅靠網絡監管擠不干“注水”爆款
- [10-10] 中小學英語等級考試為何如此火爆?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