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藥費可報銷超五成
2019-10-10 08:29:28?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多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加強城鄉居民用藥保障 高血壓糖尿病門診藥費可報銷超五成(權威發布) 本報記者 李紅梅 10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和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局長張宗久介紹《關于完善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的有關情況。該意見明確,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兩病”參保患者在二級及以下定點基層醫療機構看門診開降壓藥、降糖藥,可進行醫保報銷,政策范圍內支付比例達到50%以上。 “兩病”患者門診開藥,可享長期處方并報銷 據陳金甫介紹,該政策保障對象為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并采取藥物治療的“兩病”患者,報銷范圍為國家基本醫保用藥目錄內的降血壓、降血糖藥品,優先選用目錄內甲類藥品、國家基本藥品、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集中采購中選品種。 意見明確了配套措施,對“兩病”用藥按通用名合理制定醫保支付標準并動態調整,同時推進支付方式改革;保障藥品的供應和使用,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第三方配送機制,完善“兩病”門診用藥的長期處方制度;落實基層醫療機構和全科醫生的責任,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提高群眾防病治病健康意識。 張宗久介紹,我國醫療機構急診處方用量一般為1天,不超過3天,門診一般不超過7天,長期用藥通常不超過14天。目前,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實行了長期處方制度。長期處方用量一般超過一周,不超過3個月。由于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需要連續長期用藥,如果醫保支付支持長期處方制度,同時進行連續的處方配送,將大大方便“兩病”患者,有助于基層全科醫生對患者的長期慢病管理,提高治療效果。 1億多人直接受益,醫保將為“兩病”一年支付近400億元 高血壓、糖尿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病。據測算,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中約有3.2億“兩病”患者。目前,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的門診醫療費用,能夠通過享受現有的普通門診統籌、慢特病門診待遇獲得相應的保障。但是,部分不需要住院或達不到特殊慢病診斷門檻的“兩病”患者,難以享受到門診報銷待遇。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醫保待遇的提高,這部分“兩病”患者門診用藥保障需求相對凸顯。 國家醫保局待遇保障司司長王芳琳介紹,城鄉居民參保人群中需要服藥治療的“兩病”患者有1億多人,這部分人群將直接受益于這項政策。一般地,每人每年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的藥品費用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醫保將為城鄉居民“兩病”患者支付費用一年近400億元。 這部分費用會不會對醫保基金支出造成壓力?陳金甫說,醫保基金的總體運行在良好區間,支撐了不斷出臺的惠民措施,解決老百姓的重點難點問題。未來還將通過改革提質增效,發揮改革紅利。 協同推進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等措施,減輕大病負擔 意見明確,對降血壓和降血糖以外的其他藥品費用等,或已納入門診慢性病或特殊疾病保障范圍“兩病”患者的待遇,繼續按現行政策執行。 按照兩部門的解讀,這項政策不僅惠民便民,大大減輕“兩病”患者用藥負擔,方便買藥用藥,同時也推行了綜合治理“兩病”的模式,更加有利于提高“兩病”規范管理率,降低終末期大病發生率,提高人群總體健康水平,實現健康老齡化。 陳金甫介紹,政策將疾病的系統管理和醫保政策進行融合,“它不僅是一個保障政策,還是一個國家從‘兩病’門診用藥入手,進行一系列減負、預防、健康管理的綜合治理,患者將從中受益。” 張宗久說,此次的“兩病”門診用藥政策的出臺,將進一步優化醫療資源的配置,促進分級診療,提高“兩病”患者門診就醫保障和就醫體驗,降低患者負擔。“這項改革配套進行有效的慢病管理、藥物控制,從長遠來看,老年人群的終末期糖尿病、高血壓、腦卒中、慢性腎功能衰竭、心梗等嚴重疾病,未來會大大地減少,從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同時,還能減少醫保對終末期疾病治療的開支,是一項眼光長遠的制度性安排。” |
相關閱讀:
- [10-09] 醫保局:截止8月底全國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數超10.2億人
- [10-09]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門診用藥可報銷50%以上 更好滿足老年人健康養老需求
- [10-09] 國家醫保局:2020年預計實現全國醫保系統“一碼通”
- [10-08] 鞏固脫貧成果 提高脫貧質量 實現穩定脫貧——聚焦省人大常委會脫貧攻堅專題詢問
- [10-06] 我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累計突破300萬人次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