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綠色、有機水稻種植面積達到3262萬畝
2019-10-12 21:00: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中新網哈爾濱10月12日電(姜輝 王妮娜) 黑龍江省目前粳稻種植面積近6000萬畝,居全國第一,其中綠色、有機水稻種植面積達到3262萬畝。這是記者12日從正在哈爾濱舉行的第二屆中國·黑龍江國際大米節上了解到的。 黑龍江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黑土耕地面積占全國黑土耕地面積50.6%,土質肥沃,耕層深厚,耕地平坦,集中連片,有機質含量居全國首位,腐殖質含量是黃土和紅土的5到10倍。同時,黑龍江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這些都是優質水稻生產的自然優勢。 近年來,黑龍江省優化生產布局,強化科技支撐,完善市場服務,水稻產業加快發展,穩居全國粳稻產量首位。水稻種植區域已覆蓋全省各地,一、二、三、四積溫帶均有水稻種植,100萬畝以上的有11個縣,50萬畝以上的有29個縣,已形成稻谷的集中產區。 同時,截至2018年底,該省水稻插秧機30.69萬臺,稻麥聯合收割機10.9萬臺。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9.1%。全省水稻育秧大棚數量已達到97萬棟,實現了水稻智能催芽和大中棚育秧的全覆蓋。全省推廣水稻節水控制灌溉面積達到1850多萬畝。以水稻全程機械化為重點,機械插秧、機械擺栽、機插側深施肥和機械收獲技術加快普及,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生產的標準化水平。 黑龍江省全面推廣優質高產水稻良種、測土配方施肥、秸稈還田、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等技術,耕地化肥施用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3,農藥應用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7。 目前,黑龍省建設了655個互聯網+綠色(有機)高標準示范基地,其中綠色高標準示范基地406個,有機水稻高標準示范基地241個,按歐盟有機標準種植示范基地8個。在五常、慶安、樺川等20個縣(市、區)示范推廣稻魚共作、稻鴨共作、稻蟹共作等“一水兩用,一地雙收,一季雙贏”稻田綜合種養技術,建設核心示范區24個,示范帶動全省綠色、有機水稻種植面積達到3262萬畝。 2018年,黑龍江全省實際加工水稻1620萬噸,全省水稻產業實現銷售收入293億元。2019年上半年,全省水稻產業實現銷售收入252億元,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的主導產業。(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