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曬中國減貧成績單:這些變化你感受到了嗎?
2019-10-17 06:33: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 張尼) 今天,是中國第六個扶貧日,也是第27個國際消除貧困日。作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了70%,成績令人鼓舞。 ——中國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70% 中國的減貧成績有多顯著? 根據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按現行農村貧困標準計算,2018年末,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數量1660萬人,較2012年末的9899萬人減少了8239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1.7%;較1978年末的7.7億人,累計減貧7.5億人。 按世界銀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國際貧困標準,中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是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國家。 到2020年,中國將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 ——基本解決“不愁吃”問題 民以食為天,對于老百姓來說,“吃”是頭等大事。 《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顯示,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基本解決了“不愁吃”問題。與此同時,重點貧困群體健康營養狀況明顯改善。 2018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371元人民幣,實際增速高于全國農村1.7個百分點。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強了貧困地區的糧食獲取能力,貧困人口糧谷類食物攝入量穩定增加。 此外,貧困地區青少年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廣泛實施,嬰幼兒營養改善及老年營養健康試點項目效果顯著,兒童、孕婦和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營養水平明顯提高,健康狀況顯著改善。 ——農村居民生活質量提高 發生巨大改變的,還有人們的生活質量。 以居住條件為例,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方面此前公布的數據,十八大以來,國家大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支持1794萬農戶改造了危房,700多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了住房安全有保障。 此外,到2018年,農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已提高到了47.3平方米。 國家統計局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農村居民平均每百戶擁有移動電話257部、計算機26.9臺、汽車22.3輛、空調65.2臺、熱水器68.7臺、微波爐17.7臺。 家庭消費品升級換代,移動電話、計算機、汽車進入尋常百姓家。 ——教育資源持續向農村、中西部傾斜 再窮也不能窮教育。近年來,國家的教育資源持續向農村、中西部傾斜。 2004年,國家正式啟動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中央安排資金100億元實施西部地區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 201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于加快中西部教育發展的指導意見》,對中西部教育改革發展進行頂層設計,大力促進中西部地區教育的公平發展。2018年,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增加到3067億元,其中80%用于中西部農村和貧困地區。 另外,來自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累計資助學前教育、義務教育、中職學校、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學生(幼兒)9801.48萬人次(不包括義務教育免費教科書和營養膳食補助),加上營養膳食補助受助學生3700萬人,2018年合計資助學生達1.35億人次;全國累計資助金額2042.95億元(不包括義務教育免費教科書和營養膳食補助)。 ——貧困人口大病報銷比例達90%左右 在看病就醫方面,中國近年來也在深入推進健康扶貧工作,努力實現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 據國家衛健委此前介紹,目前,農村貧困人口的大病、重病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達90%左右。 在疾病救治方面,對大病患者,按照定臨床路徑、定定點醫院、定單病種費用、定報銷比例、加強責任落實、加強醫療質量管理的“四定兩加強”原則,實施大病專項救治,2019年病種擴大到25種。 針對慢病患者,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重點對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嚴重精神障礙等4種慢病實行規范管理。截至目前,已有1500多萬人得到了基本救治和管理服務,覆蓋98%以上的貧困患者。 此外,目前,832個貧困縣中,已經實現每個縣都有一家公立醫院,99%以上的鄉鎮和行政村都有一個衛生院和衛生室,其中88%的鄉鎮衛生院和75%的衛生室已經完成標準化建設。(完) |
相關閱讀:
- [10-16] 決戰脫貧攻堅 共進小康社會——寫在第六個國家扶貧日之際
- [10-16] 特稿:糧·人·根——中國減貧科技造福全球
- [10-16] 講述親歷故事 見證輝煌歷程(風從東方來——國際人士談新中國70年發展成就)
- [10-16] 圖解 | 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國脫貧攻堅成就
- [10-16] 新中國70年發展成就具有世界歷史意義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