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就業再加碼 政策禮包派發在即
2019-10-17 08:58:10?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原標題:穩就業再加碼 多部門頻頻部署出實招 穩就業全方位政策禮包派發在即 未來將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多新的就業崗位 恰值金秋招聘季,作為“六穩”之首的穩就業開始集中發力,沖刺年度目標。近段時間,特別是10月以來,中央多個部門頻頻部署穩定和擴大就業。地方也密集出招并陸續啟動專項行動。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有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儲備針對性政策,四季度穩就業全方位政策大禮包將集中派發,將瞄準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集中出臺并實施一攬子促就業新舉措,包括加大力度為企業減負,破解人才供求失衡,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多新的就業崗位等。 就業向好趨勢顯現 人社部10月9日公布的《2018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月度數據》顯示,前8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984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353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人數114萬人。 “就業主要指標運行在合理區間。1至8月份城鎮新增就業完成全年目標的89%。8月份的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是5.2%,低于5.5%的預期控制目標。第二季度人力資源市場的求人倍率是1.22,市場供求繼續保持總體平衡?!比松绮坎块L張紀南近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就業向好趨勢仍在延續。10月16日,智聯招聘聯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共同發布的《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2019年三季度CIER(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為1.92,高于前一季度的1.89,呈現季節性回升。 從企業看,各類規模企業的CIER指數環比均有回升,民營和合資企業招聘需求人數增加,且增幅大于求職申請人數。從地區看,新一線城市的招聘需求人數增幅大于求職申請人數,CIER指數同比上升;二線和三線城市的招聘需求人數也有明顯增加。 “從當前就業形勢看,城鎮新增就業指標完成進度快于時序,表明宏觀經濟保持著較為穩健的新增崗位創造能力。失業率指標持續低于控制目標,既低于世界各國平均水平,也在主要發展中經濟體處于低位,表明我國處于宏觀經濟充分就業的合理區間。”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關博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多方集中加力穩就業 近段時間,中央部委及各地密集部署,穩就業再迎集中發力。10月14日召開的部分省政府主要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強調促進就業穩定增長。要求細化落實就業優先政策,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轉崗分流職工、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工作。 10月11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政協第28次雙周協商座談會提出,堅持總量結構并重和供需兩端發力,統籌發揮市場和政府作用,提高就業政策的精準性、穩定性和協同性,努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人社部第七屆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秋季專場活動近日啟動,活動期間,各地將舉辦不少于800場現場招聘會。此外,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發文,將重點擴大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規模,推動校企深度合作,加快培養適應新業態、新模式需要的復合型創新人才。 各地也緊鑼密鼓出臺方案并開啟專項行動。甘肅計劃開展就業政策落實服務落地專項活動,形成政策清單和服務清單。安徽將擴大部分就業創業政策覆蓋面,提高補貼標準。江西圍繞發展壯大新動能,在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等10個方面出臺58條穩就業具體舉措。四川把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納入公共就業創業服務范圍。廣西還提出放寬畢業生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全面放開落戶限制,開通辦理落戶綠色通道等。 “我國堅持將就業優先置于宏觀政策層面,進一步增強穩就業政策與區域發展政策、產業政策等其他政策的聯動性,已經形成了多策并舉穩就業的政策格局。同時,政策間傳導鏈條更加清晰,通過穩預期、穩增長,帶動實現就業規模擴大和質量提升?!标P博說。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成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當前穩就業政策體現出幾大特點,一是服務于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通過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解決結構性就業問題;二是與放管服改革相結合,通過減稅降費降低企業成本負擔,提升中小企業活力;三是與提升消費需求相結合,通過發展靈活就業、夜間經濟,帶動新崗位產生;四是與新業態發展結合,支持新就業形態、平臺經濟、零工經濟發展,帶動就業規模擴大。 “總體上看,在大批穩就業措施發力下,第四季度及全年就業前景將保持穩定?!睆埑蓜傉f。上述報告預計,2019年四季度CIER指數將明顯高于三季度,達到全年最高值。 更多新就業崗位將涌現 記者還了解到,有關部門正抓緊研究儲備針對性政策,醞釀一攬子促就業創業新舉措,加大力度為企業減負,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多新的就業崗位。 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下一步,將把穩就業作為宏觀調控的下限和“六穩”之首,會同相關部門聚焦重點、精準施策,在抓好既定政策落實的同時,進一步完善應對舉措,多管齊下穩定和擴大就業。 “未來將突出就業優先導向,強化各方面重視就業、支持就業的導向,形成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的良性循環?!睆埣o南說。 張成剛建議,關注重點群體就業問題,如大學生群體慢就業、職業錯配、職業轉化慢等問題,以及農民工就業群體就業質量低等問題。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稅負等成本,增強企業投資信心。進一步支持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重視平臺經濟帶動就業作用,擴大新就業形態規模,推動公共就業服務與新就業形態相結合。 “要繼續把提升就業質量作為穩就業工作的重要一環。同時挖掘養老、托育、家政等社會服務業的促就業潛力,在促消費、惠民生過程中,積極推動增加就業崗位供給。”關博說。(記者 班娟娟) |
相關閱讀:
- [10-17] 3000億元社保降費帶來了什么?加大研發投入改善員工福利
- [10-17] 確保為企業減負擔、為發展增動能——國務院部署三大舉措推進減稅降費
- [10-16] 決戰脫貧攻堅 共進小康社會——寫在第六個國家扶貧日之際
- [10-16] 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一件小泳裝里的發展大機遇——小故事里的大情懷之三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