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4人長期銷售假冒商品被提起公益訴訟
2019-10-18 10:07:38? ?來源:工人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4人長期銷售假冒商品被提起公益訴訟 本報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 楊召奎) 10月16日,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通報稱,就閆某等4人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一事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令4名被告依法承擔“退一賠三”的法律責任。 據介紹,今年5月31日,成都市龍泉驛區人民檢察院向四川省消委會秘書處送達了《檢察建議書》,建議四川省消委會對閆某等4人長期銷售假冒知名運動品牌的服裝、鞋類等商品,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以及商標權人利益一事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 9月17日,四川省消委會向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請求判令4名被告依法承擔“退一賠三”的法律責任,共計390余萬元,并在省級新聞媒體向受損害消費者公開道歉。 中國消費者協會法律與理論研究部主任陳劍表示,2014年施行的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了中國消費者協會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消費者協會消費民事公益訴訟主體資格。截至目前,全國消協組織共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16例,涉及鐵路運輸、手機預裝軟件、農用正三輪摩托車、食品安全、供水服務、個人信息保護、共享單車等民生熱點問題,有效維護了涉訴領域眾多不特定消費者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
相關閱讀:
- [10-17] 國家藥監局要求停售22批次假冒化妝品,有你用的嗎?
- [10-17] “王子”變“飛天” 重慶警方破獲特大制售假冒茅臺酒案
- [10-17] 如何規范在線旅游市場?大數據殺熟、刪評論等是痛點
- [10-17] 12批次水龍頭坐便器不合格或假冒 喜宴、雅嘉琦等上榜
- [10-17] 如何規范在線旅游市場?大數據殺熟、刪評論等是痛點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