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取消探親假?專家:結合大家的需求完善休假制度
2019-10-21 06:52:33? ?來源:中國之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據中國之聲報道:說到“探親假”,有人說,從來沒有休過,甚至很多年輕朋友都沒聽說過:這是什么假期?還有這種操作?但實際上,探親假已經實施了30多年了。有專家表示,探親假已經沒有普遍存在的必要,建議取消或者進行改造。存廢之間,對于現在可以休探親假的朋友們來說意見不小。那么,專家的這一建議出于怎樣的考慮?輿論是不是存在誤解?現行休假制度中,又該如何體現探親假的功能呢? 部分專家稱探親假在計劃經濟時期制定 已不適用當今社會 我國現行的探親假制度是勞動者休息休假制度體系中的一部分。1958年2月9日頒布的《國務院關于工人、職員回家探親的假期和工資待遇的暫行規定》,目的是為了適當解決職工同親屬長期遠居兩地的探親問題。1981年3月,國務院發布規定進一步完善探親假制度,規定了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和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探親假標準。 那么,探親假有多長?根據規定,探望配偶,每年給予一方探親假一次,30天;未婚員工探望父母,每年給假一次,20天,也可根據實際情況,2年給假一次,45天;已婚員工探望父母,每4年給假一次,20天。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林嘉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年出臺探親假制度,有它的實施背景:“它是80年代初期頒布的,那個年代我們國家在勞動制度方面還沒有進行改革,還處在完全的計劃經濟的體制。那個時候勞動者要想在不同的城市去探親或者休假是非常困難的,所以為了解決這種兩地分居,就出臺了關于探親假的規定。” 但自2000年以來,探親假制度實施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人并不知道自己還有這種休假權利。法律專家喻術紅表示,探親假制度逐步被相關權利義務主體忽視,這是社會環境變化、探親假制度本身局限,勞動者休息休假體系逐步完善的必然結果。她認為,探親假制度已沒有普遍存在的必要,當兩地分居問題逐漸解決、不再是社會矛盾之時,探親假制度也應當順勢退出歷史舞臺。 專家普遍認為我國休假制度應完善,需遵從勞動者訴求 但也有專家表示,不建議徹底取消探親假。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張翼:“尤其是在老齡化比較嚴重,而且夫妻兩人不在同一城市生活的人,在全國仍然是大范圍存在,不是大家都在同一個城市生活,你要照顧到這些人的夫妻團聚或者說對老年父母的關懷,因此探親假還是應該保留下來。” 張翼表示,目前大家之所以對探親假的去留有不同的意見,很重要一點是它并不是一個普遍性的政策:“只有國有單位的職工能夠分享,但是非國有單位的職工,廣大的企事業單位的或者是體制外的企事業單位的職工基本分享不到這樣一個假期的安排,因此它的意見是非常大的。但是探親假本身設計的初衷是對的,如果把探親假能夠普及到所有的職工身上,那么這一點大家就不會反對,就會支持。” 對此,法律專家喻術紅建議,從勞動者需求滿足和我國現實需要的角度出發,對探親假制度進行合理改造,比如:以年休假制度替代探親假的勞動者休息權保障功能,以延長春節假取代探親假的家庭交流功能,同時以特別法規定的形式,保留特殊領域繼續適用探親假制度。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林嘉建議,取消探親假的同時,要進一步完善休假制度:“我們的休假制度發生了變化,還有我們有一個年休假制度5到15天,這個是適用于所有企業的職工,取消探親假我認為條件是具備的,當然在取消探親假的同時,應當考慮在年休假制度上還需要再進一步完善。”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張翼也建議,應該把探親假和帶薪年假結合起來進行制度設計:“可以把探親假時間縮短,比如說縮短到一周之內,然后可以結合帶薪年假來休,如果和帶薪年假配在一起的話,延長多少天。把特殊化的原來國有單位的探親假普及為全國職工都可以休的探親假,并且把探親假跟帶薪年假跟結合在一起來設計一個全面的制度,這樣的話就能夠解決老百姓對這個訴求不一的問題。” 記者:劉樂 |
相關閱讀:
- [06-11] “有假難休”老問題需要“新思維”破解
- [04-24] “城市守夜人”系列報道三:24小時待命的逆行者
- [04-17] 招221人!大部分編內!福州這些單位招人!
- [12-10] 子女護理假須堅守“為老”初衷
- [12-03] 淚目!海軍士兵救人犧牲,陌生戰友為他盡孝21年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