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 “熟人”聲音也可能是假的
2019-10-25 09:38:47?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本報記者 李萬祥 利用微信語音包詐騙已成為不法分子騙錢新套路。專家提醒,要提高警惕,遇到語音借錢等情況時,可直接電話聯系確認,從而防止被騙。 “方便借我5000塊錢嗎?急用!”陳先生在收到朋友的微信語音后,沒多想就把錢轉了過去。事后打電話才知道,朋友的微信早就被盜了。而陳先生被騙的原因就是這條語音跟朋友的聲音太像了。 近來,利用微信語音包詐騙已成為不法分子騙錢新套路。對此,專家表示,通過現有案例來看,不法分子無法獲取用戶的語音信息,所謂語音仿冒欺詐,大部分都是使用一些嘈雜聲音或者語焉不詳的聲效來渾水摸魚。 此外,還有一些騙子在網絡上假扮美女,利用預先設置好的話術、圖片、語音進行廣泛撒網交友,然后以各種理由騙取紅包。一旦達到目的,隨即拉黑消失。而在網上,這類語音包上千條僅賣10元,犯罪成本極低。 “對于使用語音包詐騙的情況,微信團隊第一時間進行了研判,但由于用戶尚未提供相關賬號,我們還無法確認具體情況,需在獲取賬號后進一步核實。”微信團隊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旦賬號被不法分子掌握,有可能會被用來從事各種惡意行為,如發布惡意營銷內容、被用以欺詐好友等。 中國傳媒大學政法學院法律系副主任鄭寧表示,對于語音詐騙這種新型詐騙形式,群眾只需提高警惕,直接電話聯系確認,就能夠防止上當受騙。此外,在要求對方語音回復時,可提出具體的要求,比如要求提供身份信息、說明轉賬原因等。 微信團隊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微信賬號被誘盜情況,微信將進一步升級防護提醒策略。針對仿冒語音欺詐,會在了解確認具體情況后,進行針對性治理。“建議用戶加強安全意識,不要隨意將個人隱私信息、微信密碼、驗證碼等告知陌生人。如果在聊天過程中涉及財產交易,也請留意系統風險提醒,隨時做好身份確認。”上述負責人說。 |
相關閱讀:
- [10-21] 男主播為“吸粉”半夜在骨灰堂前唱歌 民警對其批評教育
- [10-21] 冒充“公檢法”詐騙變種騙局出現 一財務被騙500萬
- [10-19] 鞋圈變身“韭菜園” 其中風險深幾許?
- [10-18] 警惕“雙11”虛假促銷又抬頭
- [10-17] 山東一黑社會性質組織案組織者被判刑25年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